吳玠見得,慌忙跟在後麵呼喊:“小兒,吳玠記住你的話還不行?天都快亮了,你一個盹兒也沒打,要上什麼地方去?睡個囫圇覺吧……”
莫小兒不理睬吳玠,出了門,施展輕功騰躍而去……
不說莫小兒去了什麼地方,隻說朝廷特科打擂選拔武狀元,擂台就設在金明池畔。
金明池是北宋著名別苑,又名西池、教池,位於汴梁城新鄭門外。
金明池始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四年,由汴河之水彙集而成,池麵寬廣宏大,是演練水軍的理想之地。
金明池周長九裏十五丈,池形方整,四周有圍牆,設門多座,西北角為進水口,池北後門外,即是汴河西水門。
正南門為欞星門,與瓊林苑的寶津樓相對,門內彩樓對峙,構建恢宏。
池南岸至池中心,建有一座巨型拱橋,名曰仙橋。
仙橋長一百多丈,橋麵寬闊,風景迤邐,大有招仙引神來暢遊之風韻。
仙橋有三拱,中央隆起,如飛虹狀,稱為“駱駝虹”。
橋盡處,建有一組殿堂,稱為五殿,是皇帝遊樂期間的起居處。
北岸遙對五殿,建有一座奧屋,又名龍奧,是停放大龍舟的地方。
仙橋以北近東岸處,有麵向北方的臨水殿,是皇帝賜宴群臣的地方。
沿岸“垂楊蘸水,煙草鋪堤”,東岸臨時搭蓋彩棚,讓汴城百姓相聚此處觀看水戲;西岸則環境幽靜,是遊人騷客臨岸垂釣的去處。
今科打擂選帥的擂台設在垂楊蘸水,煙草鋪堤的金明池東岸。
擂台拔地一丈來高;見方四五丈大;四麵台口全都敞開著,利於圍觀的舉子、百姓觀看;台座雄宏壯闊,極有創意。
擂台一周際站滿持槍挎戟的禁衛軍,還有助戰吆喝的鑼隊、鼓隊,嗩呐隊。
上百名手持哨棍的開封府衙役,則分散在擂台一周四個監察台上。
東麵監察台上打坐的是童貫、王黼、梁師成;西邊監察台上坐的是趙鼎城、李剛、宗澤;南邊監察台上坐的是擂台比武總指揮,開封府尹鍾雍等人;北麵監察台上坐的是京城一幫德高望重的武學先輩。
東邊監察台兩邊高大的木製楹聯是:設台打擂聚東西南北猛士,摘星攬月覓華夏神州驍將。
西邊監察台兩邊高大的木製楹聯是:大浪淘沙擇天下鎮國翹楚,白鶴亮翅選世間有誌俊才。
南邊監察台兩邊沒有楹聯,台頂隻懸掛橫幅:皇恩浩蕩潤澤四野擂台比武論英雄。
北邊監察台也沒有楹聯隻掛橫幅:大宋宣和三年金明池擂台選帥大會。
擂台底下,早就湧滿從州、府、路、縣四麵八方趕來的武舉;大家期盼著能在難得一遇的科考中爭得功名,光宗耀祖。
吳玠、洪大嫂、於謙、孟洋,還有布衣老,鐵板莊客棧的老板、夥計以及幾十個打寢鐵板莊的舉子天剛蒙蒙亮便來到金明池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