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我想先聽一聽你們的。”
平遙學生說道:“我們紅衛兵小將要發揚紅軍不怕遠征難的革命精神,決定繞路到磧口過黃河,爭取七八天時間趕到延安。”
建國聽後說道:“我們也有一部分人想這麼走,但也有人但心趕過年回不了家,到現在還統一不了意見。”
平遙農技校的帶隊的說:“看你們這些人,咱們從學校出來到現在一路吃了多少苦,眼看快到延安了,怎麼能半途而費呢!,再說自古已來忠孝不能雙全,前輩先烈們為革命事業命都能舍了,咱們怎麼就非的回家過年。要我說咱們兩對人馬相跟著走吧,咱們去延安過一個革命化的舂節,榆陽家的同學們行不行!”
小龍和玲仙想去延安的一些人聽後立即異靠同聲的說:“好,這才叫真正的革命者,行!咱們一快兒相跟著走。”
這時建國又被這些人鼓動起來了便對桂枝說:“怎麼要不咱們就和他們一快兒走。”
桂枝沒有發表意見,而是抬頭看娃子,娃子抬頭望了望白茫茫的黃河,又看了看眼前的這幾十個人,覺得自己在這種場合還要堅持回家,就有點兒不夠意思了,便說:“好我隨你們走就是了。”
說完兩隻隊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黃河灘,踏上了返回柳林的道路。大家二次住進柳林中學。兩路人馬海闊天空地談了一晚上,覺的這次不遠千裏去延安路子是走對了。
第二天一早,兩對人馬早早吃了飯後就上路了,他們精神抖擻意氣憤發地向目的地前進。趕中午時到達了成家莊村,大家走累了坐在路邊休息。
這時從磧口方向過來一對人馬,他們隊行煥散,衣官不整,人們像霜打了一樣沒精打彩地走著,建國覺的奇怪便上前問:“對麵來的夥氣們,你們這沒精打彩的從哪兒過來的?”
一個看似是領隊的人說:“我們是從磧口過來的。”
建國一聽覺的有問題便又問道:“怎麼是從磧口過來的,是不是從延安過來的?”
對方領隊的說:“什麼從延安過來的,我們作天到了磧口準備過河到延安,但是到了橋上有人攔住不讓過。”
建國疑惑地問:“為舍不讓過?
對方領隊說:“攔來的人說,眼看就要過年了,現在去延安的人太多了,延安城裏人滿為患,吃喝都成問題了,所以就不讓人去了!真他媽的倒黴!”說完準備要走。
建國一聽又高聲問:“怎麼不讓去延安了!這可能嘛!”
對方領隊的氣呼呼地說:“怎麼不可能,陝西那邊警擦攔著不讓過,你能怎麼著!”說話間兩隊人馬都停下了腳步,娃子他們隊伍中的人們馬上亂了套,娃子說:“咱
們這延安取經也太費勁了,比唐僧西天取經還費事了!”
小龍馬上反駁說:“一派胡言!咱們這是延安取經嗎?咱們這是經風雨,見世麵,是學習革命精神來了!……”
娃子也不高興地說:“廢話,這還不是酸菜一碗,一碗酸菜嘛!還……”
娃子還要準備說什麼時桂枝打斷娃子的話說:“你倆別費話了!一有時間你們倆就抬杠!討厭不討厭!”
過來的人馬停了一會兒就又走了,建國把人馬召集起來說:“大家都聽清了吧,去不了延安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