呤……呤……呤……上課鈴敲響了,同學們戀戀不舍地停止了打鬧,陸陸續續走向教室。在這個學校,以及相同的其他鄉鎮中學,每年隻有幾十個人能考上縣裏的高中,即便上了高中之後也隻有少數的人能上大學,所以我們這些學生也沒幾個人指望成為那少量幾個幸運兒。而且,農村的孩子在13、14歲的年齡,還不懂得人生和生活,所以我們既不懂的堅持也沒有目標,多數人隻是按照父母的安排跟同齡人一樣,漫無目的地混在這所鄉鎮中學。

慢慢地,同學們都進入了教室,可沒人有安靜下來的意思,按以往的情況,這種喧鬧隻能以老師的猛敲黑板來結束,但是今天沒有,竟然沒有老師來,不過同學們內心想什麼的都有,唯獨沒有好好學習的心思,所以也沒有人在意,確切地說是根本沒有人注意到老師沒有來上課。在嬉鬧的狀態持續了不知道多長時間之後,開始有的同學察覺到不對,慢慢地教室裏反而開始安靜下來。人,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當被自己意誌之外的力量束縛的時候就拚命想掙脫,但是當束縛失去的時候反而覺得無所適從。就像現在,平常的時候,總被老師管著,作為學生的我們總希望老師能有什麼意外能阻止老師來教室,可以是老師病了,可以是老師的孩子病了,甚至可以是老師跟別人打架了……總之,原因我們不關心,隻是希望老師不要來教室,但是今天,突然老師真的沒來,我們反而有些不適應,大家都顯得無所適從。

不過,這個年齡,我們不會過於糾結於原因,總之我們想要的得到了,在我們短暫的無所適從以後,也確認老師確實沒有來,教室的氣氛又開始活躍起來。就這樣,在反常而快樂的氛圍中,我們度過了今天的最後兩節課。

晚飯的時候,我跟父母聊起了這件事。在當時的農村,多數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並沒有指望孩子能在學業上能成才,因為這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一種奢望,成功的概率太低,性價比太低,所以多數的家長隻是跟風似的把孩子送到學校,隻有非常開明的家長,才會不計代價地支持孩子上學。而我的父母,屬於比較開明的父母,他們希望我上高中,最好能上大學,所以對於這事也多問了幾句。

第二天上學,依舊是沒有老師來上課,但是有消息靈通的同學已經開始討論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在他們的討論中,我聽了一個大概,大意是因為學校或者教育局長期拖欠教師工資,導致大量教師停課,並且這種情況還在蔓延,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複課。不過這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並不是壞事,我們可以名正言順的不上課了。

就這樣,過了幾天,學校老師沒有複課的意思,對於學業比較看重的家長已經有的開始張羅給孩子轉學的事了。不過這對於我來說不是什麼壞事,雖然我父母希望我上高中上大學,但是我並沒有什麼動力,我希望初中畢業以後就去當兵,穿上那身橄欖綠,多神氣,所以我也樂得享受這段清閑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