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我們都隻是程序(2 / 3)

當然有可能是因為中途改設定了,從魔法文明改科技文明了。有些痕跡畢竟也正常。

一開始項目有些人類出了BUG解決不了,可能就大洪水一下清檔了。

亞特蘭蒂斯,可能上線後效果不理想就直接刪了。

現代人和古人在智力的差距上並不大,古時候那麼長的時間人類為什麼沒有現在的發明和發現?原因可能是因為資料片沒準備好,你根本點不出還沒準備好的技能。比如說很多發現都是偶然的,其實就是這個人剛好遇到了資料片上線。

很多人覺得人類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打破這個虛擬的係統,其實除了利用BUG,你用這個係統既定的規則測試,怎麼也沒辦法啊。你可以用望遠鏡看到月球太陽,可以用飛行器探索太陽係。但是在新的資料片上線之前,你沒辦法看的更遠走的更遠。有一天你可以達到光速了,可以走蟲洞了。別太高興了,可能是因為剛剛係統更新了

比如一開始維護的就那麼幾個主要文明,也沒有那麼大的世界。後來給世界其他地方補齊了,才開放了大航海時代,並且人類的繪製地圖的能力沒那麼強,一開始糙一點沒什麼關係,後麵慢慢修改。但是備不住像中國這種開掛的國家那麼早就搞出了《山海經》,還好在大的世界係統中被認為是神話故事。

因為後來才造的其他世界,所以這些資料片裏都是一些島上的土著啊,與世隔絕沒有輪子的文明占據的大陸啊。這些地方一般沒有詳細記載曆史的能力,這樣憑空冒出來BUG會比較少。要是都和中國一樣記曆史,就不好弄了。

地質地理生物圈準備好了,開放了新的資料片,於是進化論就出現了。現在,你挖土的時候可以挖出化石了。當然,有的化石由於疏忽,你可能挖不到。中間斷檔了,補不補就看忙不忙了。古生物學家們:臥槽這生物中間有一億年的化石怎麼挖不到……

期待宇宙資料片上線中。

程序員說完還覺得不夠,他又翻出一份資料道“我還可以用一篇故事來形容世界是被程序創造出來的,這故事名叫《上帝與地球。》”

“靠!一個叫伽利略的人發明了望遠鏡!舊的恒星天2D貼圖不能用了!3D太陽係今晚黃昏前必須上線!米迦勒!木星的貼圖畫好了嗎?!”

“還沒有!我還在做土星,土星環的模具有問題!內外環縫隙太大裝不上去啊!”

“那就把環分成幾個湊活一下,吃晚飯前一定要把木星的貼圖弄上去!注意要貼整齊,千萬不要有氣泡,不然沒法解釋為什麼我的造物是不完美的。”

“小心!!”

“哦不!法厄同碎了!完蛋了!我該怎麼解釋!開普勒說木星和火星間該有一顆行星的!”

“就……撒一圈在軌道上,說……說是小行星群,被土星和木星的潮汐扯碎了……”

“沒辦法了……就這麼幹吧……”

“打起精神來!我的安琪兒們!我們還有15分鍾!一定要把合模線刮幹淨!不要舍不得用補土!千萬別留下指紋!!”

“冥王星的軌道參數設錯了!我多按了一個1!”

“不!引力攝動把海王星帶歪了!”

“伽利略吃完飯了!他走近了望遠鏡!他在調焦距!”

“不行了!上線上線!我按鈕了!”

“別別別……再給我一分鍾,木星上有個氣泡我把它吹平!!!”

“走你!就留個大紅斑好了……”

“father,天王星上線太著急,軌道有點瓢……”

“……人類怎麼看?”

“他們認為還有一顆更遠的行星對天王星造成引力攝動,而且……”

“而且什麼?”

\"而且有個叫勒威耶的計算出這個行星必將於23號出現在黃經326度寶瓶星座的一個天區,也就是明天……”

“媽了個雞!我恨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