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道士聽到此事,半天無語,後來,他告訴師爺先去,回去後,先準備三口鐵棺材,三天後,他會親自去林河縣處理此事。
後來,師爺才知道,這位年輕的道士,便是當年的吳子楚;現在道號是“三目真人”,年紀輕輕,已經成了真人;可見他的修為非同常人。
三天後,“三目真人”還真就領幾十個小道士來了。
他先查看一下整個縣成七關的走向,而後命人把他母親的屍骨取來,裝進鐵棺材中,隨後又有一具屍體被反來裝進鐵棺之中,而後每口棺材都挖一個洞,用鐵管相連;而這鐵管在這裏稱之為“冥渠”。
最後,他在縣衙監獄的位置,挖了一個大坑,用三口棺材,堅著葬在了那裏,據說,最後那口棺材裝的是他自己。
而另一具屍體,是吳誌恒,道術認為,無論死者死後變得多凶,但都有生前怕的人,如果她見了生前怕的人,死後依然會害怕的。
“三目真人”就是用吳誌恒來製止住自己母親,再用“三棺鎮屍陣”,鎮住林河縣的地眼。
其實說白了,林河縣縣衙的監獄就是林河縣的地眼,也就是傳說中的“地眼之怨”,如果不死人,也沒什麼事。
可偏偏死了受那麼大冤屈的曲小娥,再加上“地眼之怨”,可謂是風助火勢。
後來“玄通道人”抱著她的兒子來感化她,又燒了一些紙人帶替真人,這才使曲小娥化解了怨氣。
可這新知縣一來,把案子翻了,她母親又把這事告訴了她,她不但沒有減少怨氣,反而增加了怨氣;這才使原來的縣衙周圍死那麼多人。
師爺把這事告訴“三目真人”之後,“三目真人”是曲小娥的親生兒子,他知道,以自己的能力根無法徹底解決“地眼之怨”,他用了三天的時間做準備,才用“三棺鎮屍法”鎮住地眼。
最後,他自己駐入三棺之中,一是為了布陣,再就是,他是兒子,兒子鎮壓母親,這是不孝,古代人最注重孝道;可是他以身布陣,那就不同了,布陣救人那叫仁,同母埋葬那叫孝,可謂是仁孝兩全了。
看完這個故事,我楞了半天,心想,難道,我也要布個“三棺鎮屍陣”鎮住那個地眼。
可是去哪找屍體啊,不錯,後院是有不少從黃河裏撈出來的屍體,可是那些屍體都是無辜的啊,因為,布“三屍鎮屍陣”,屍體的鬼魂也會被困在裏麵,永世不得超生。
正在我發愁之時,龍兒又來了,問我想到辦法了沒有?。
我隻能搖頭,她卻說書裏那個“三棺鎮屍陣”不錯,我可以用一下。
我問她,棺材裏裝誰?裝你,還是裝我?
她直接來了句“裝你!”,氣得他轉身走了。
當天晚上,正在我趴在床上看書之時,突然間門口靚影一閃,一個女孩穿著睡衣走了過來。
來者非是旁人,正是俊俏的龍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