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對自身經曆的那些個“第一次”念念不忘,比如第一次上學、第一次打架、第一次作弊,或者第一次與心儀的異性上床......
麗莎忘不了自己第一次走上講台時的經曆,興奮、緊張的心情讓她過於窘迫,有些思路不清且語無倫次。幾年的教學時光使她明白,有勇氣站上講台並且持之以恒得擁有強大的意誌力,枯燥和重複是這個職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她在教學上有自己的準則,要求學生們先不論學習成績的好與壞,首先要虛心去接受,要對學習保持一個“open”的心態。為此,她總是很有耐心的遵循循序漸進的教育方式,試圖引導那些不那麼“open”的學生,可是收效甚微。
直到她被綁架、被虐待、被強製參加“絕地求生”的死亡遊戲後,才明白了教育可以人性化,或者非人性化,前者是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教育方式,但後者才更有效果。
麗莎被綁架的第一天,就體會到了什麼是非人性的教育,後來她把它稱之為震撼教育。
......
“快起來,你隻有三個月的訓練時間。然後,你就要跳傘了!”
丟下這句話後,中年女人扔下一張照片就走了出去。
偌大的營房隻剩麗莎一人,她撿起被扔在身前的那張照片查看,發現照片中竟然是她的女兒,又想起丈夫被“爆頭”的慘象,然後整個身體顫抖起來,
她絕望極了,淒厲的喊叫,
“你們想幹什麼?你們想幹什麼?”
沒有人回答她,隻有陣陣回響。
很長時間之後,麗莎的情緒才稍稍穩定下來,房間內仍然隻有她一人,
“這裏沒有看守,我為什麼不跑出去?”她想。
她掙紮著從床上爬起來,拿起照片,顧不上穿鞋就跑向房門,
門沒有鎖,被她重重地推開,門後是一條長長的通道,通道盡頭是一片光亮,
求生的本能使她顧不上腳下的疼痛,向前跑去。
當她終於跑出營房沐浴在陽光中時卻發現,這個地方陌生極了,根本就不是她之前所在的城市。
空氣很新鮮,卻蘊含著一絲涼意。
她環顧四周,這地方看起來更像是一所學校,一所殘破不堪、廢棄已久的學校。
一邊是一棟二層的“c”字形教學樓,樓內的教室內擺放著很多廢舊桌椅,還有一個較大的階梯教室和一個室內籃球場;另一邊,學校的一角,有一座遊泳館,館內有個用於跳水訓練的跳台。
同時,她發現這裏並不是隻有她一人,大概有上百人,其中有男有女,但沒有孩子和老人,他們都聚集在教學樓前麵的空地上,圍繞著幾輛早已經報廢的老式汽車。
她發現所有人的眼睛裏都跟她一樣充滿著恐懼,用失魂落魄來形容並不為過,有很多女人甚至個別男人還在偷偷地小聲啜泣。
她想找個人問問,卻不知道如何開口,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不管了,心裏一直想著逃離這裏,她開始往學校的圍牆跑去,圍牆那有個缺口,也許可以從那逃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