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已然覺出呂布力量著實勝過自己一籌,聞言冷哼道:"誰強誰弱,打過才知!"兩人口中說話,手上兵器卻半點也不放鬆,頃刻之間已然鬥了二三十回合,勝負未分。
張繡領兵衝殺之間,瞥眼見趙雲竟能敵住呂布,而所用的槍法與自己竟然頗為相似,不禁一愣,隨即大喝道:"那趙子龍,你所用槍法,是從何而來?為何與我的百鳥朝鳳槍如此相似?"
趙雲應聲答道:"你可是北地槍王張繡?小弟趙雲,乃是童恩師的關門弟子。久仰師兄威名,不料今日卻在戰場相見!"
張繡心中釋然,心中不願與師弟為敵,便道:"原來是師弟,快快退下,你非呂將軍對手,何必為荊州出力?不若隨為兄投靠朝廷,為董太師出力。"
趙雲怒道:"趙雲豈是背主之人?你我今日各為其主,不必多言!"
張繡見趙雲不聽勸告,心中也是惱怒之極,喝道:"呂將軍且退,待我會會我恩師的關門弟子!"
話音剛落,隻聽一個雄壯的聲音喝道:"張繡休走,東萊太史慈在此!"張繡順聲望去,隻見一員大將正向自己衝來。那將手持長槍,也是一身白袍銀鎧,座下一匹白馬,竟與趙雲頗為相似,正是太史慈到了。
張繡見太史慈衝到,知道此人絕非庸手,打起精神,展開師傳的槍法應戰。兩人都是使長槍的,這一場廝殺,正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雙槍幻化成兩團白光,糾纏一處,酣戰多時,勝負不分。
卻說典韋與史阿相鬥,越鬥心中越是驚訝,史阿心中卻是焦躁萬分,雖然獨戰典韋自己打的遊刃有餘,但要取勝卻也絕非易事,數次想要脫身,卻被典韋死死纏住。史阿大急,隻恐丁鵬走脫,當下便長嘯一聲,展開看家本領,急攻數招,趁典韋奮力抵擋之時,身法如風,倏然沒入亂軍之中,消失不見。典韋大急,知道史阿必定是追殺丁鵬去了,當下顧不得與敵軍糾纏,忙奮力向著丁鵬撤退的方向追去。
卻說呂布與趙雲相鬥,一個力大招沉,畫戟勢若雷霆,一個身法靈動,銀槍矯若遊龍。兩人各展所長,鬥到一百餘回合,兀自難分勝敗。呂布見一時拿不下趙雲,心中急躁,喝道:"文遠何在?"
一員正在衝殺的小將應聲道:"末將在此,請將軍吩咐!"正是呂布麾下驍將張遼。
呂布道:"你可率軍前去追殺丁鵬,切勿讓其走脫!"張遼得令,不再與荊州士卒糾纏,一聲令下,率領本部五百人向著丁鵬所去的方向衝殺而去。
張繡聽了,也下令道:"胡車兒,你可率本部人馬,與張遼同去!"部將胡車兒大聲應諾,帶領數百人尾隨張遼而去。趙雲、太史慈見了,心中焦急,卻是分身乏術,無可奈何。
卻說丁鵬在許褚的保護之下,急速向南撤離,荊州眾官員早就得了郭嘉之令,此刻已然不見蹤影。郭嘉統領所剩五百士卒殿後,此刻見丁鵬安然歸來,心中大安,道:"許將軍可護送主公返回襄陽,切記寸步不可離開主公左右。"
許褚應諾,正要離去,卻見身後一聲輕響,似是有人偷襲。同時隻聽郭嘉一聲驚呼道:"小心!"許褚不及細想,猛然一個回旋,手中寶刀向後橫掃。
那偷襲之人正是史阿,他擺脫典韋之後,展開身法,片刻之間便追上丁鵬。本以為出其不意一劍刺出,定能重傷許褚,卻不料許褚還招如此迅速,眼見大刀橫掃而至,隻得一躍而起,長劍在寶刀刃上一點,如此一借力,向後躍出。
許褚不待史阿落地,已然猱身而上,手中寶刀如同電光一般斜劈橫掃,勢若瘋魔。史阿大驚,急忙閃避,心道:"剛剛擺脫一個猛漢,如何此處又有一個?看來此行果然艱難!"心中念頭急轉,手中長劍招式卻如長江大河般源源而至。許褚見史阿劍法神出鬼沒,知道若是比拚招式,自己定然討不了好,當下便打定主意,以防禦為主,隻需擋住史阿,讓主公平安離去可。
郭嘉見史阿劍法淩厲,打得許褚守多攻少,急忙令士卒上前團團圍住,以亂史阿心神。許、史二人正纏鬥之時,隻聽一人大喝道:"丁鵬休走,張遼在此!"縱馬舞刀,直取丁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