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7章 楚兒,這是太子殿下!(5)(2 / 2)

宋太後說著,沉吟了一聲,“就說是哀家的意思,處置的那個丫頭。還有兮兒那裏,也別叫高金立過去了,回頭你從哀家的私庫裏挑些體麵的物件給她送去,也說是哀家的意思就行了。”

皇帝被宣王逼迫著下的旨,這件事一旦外傳,指不定要起怎樣的風浪呢。

宋太後之所以能和皇帝和平共處到了今天,這就是她的智慧。

“是!奴婢知道該怎麼做的。”莊嬤嬤應了,想著還是不免擔心,“不過四小姐和辰王府之間衝突的事,恐怕是不會善了的,後麵保不準還得起衝突。”

“這孩子,也是個聰明的。明知道哪怕隻是看在她父親的麵子上,哀家也必須得要凡事護著她,她卻先對哀家坦承了一切。”宋太後聞言,就是會心一笑。

“奴婢倒是覺得,這四小姐是個懂事兒的。”莊嬤嬤也道:“她曉得利用太後娘娘對她的一份袒護之情,那是她聰明,但她卻分明就是很清楚這一點,知道承您的情,否則方才也不會事事對您坦白了。”

宋太後就是個難得的聰明人,而越是聰明人——

最忌諱的就是別人在她麵前自作聰明。

宋楚兮真正的聰明,就體現在這一點——

她聰明,對世事洞若觀火,卻絕不自負。

她能準確的掌握宋太後的脾氣,雖然就算隻是為了給英年早逝的宋亞軒留下最後的這一條血脈,宋太後無論她做了什麼也都要袒護她,但是如果不是出自於真心的維護——

這種單方麵被贈予的恩情,遲早都有被消耗完的一天。

“是啊!這個丫頭的心思清明,甚至較之於琪兒,也是青出於藍了。”宋太後點了點頭,但是想到了宋楚琪,臉上笑容就又緩慢的凝固了。

“那是少爺的服氣呢,留在來的兩個女兒都爭氣。娘娘也放寬了心,大小姐吉人自有天相,沒準過陣子就有消息了呢!”莊嬤嬤跟隨宋太後入宮的時候,宋亞軒的年歲也不大,所以哪怕是後麵這麼多年沒見,習慣上,她還是對對方保留了當年的稱呼。

宋太後卻是滿目落寞的彎唇笑了一下,未置一辭。

宋楚兮從宮裏出來,回去的路上突然心血來潮,就幹脆打發了馬車先行,自己帶了兩個婢女策馬去溜大街了。

舜瑜兩個雖不讚同,但是拗不過她,就隻能是由著她了,小心謹慎跟隨在側。

這京城之地,宋楚兮雖然熟悉,但是時隔四年,物是人非,她一個人走在街頭也漫無目的,正在百無聊賴胡思亂想的時候,旁邊的舜瑜就突然有些緊張的提醒道:“小姐,是少主他們!”

這也是真夠背的,居然當街就遇到端木岐了。

宋楚兮顯然也沒想到,她飛快的收攝心神,抬頭看去,果然就見端木岐和另外一大群人一起正說說笑笑的打馬走過來。

兩個丫頭俱都緊張不已。

隻有宋楚兮突然拉住韁繩,唇角明媚的揚起一個笑容,就一動不動的等在了道路中間。

她的這個笑容,乍一眼看過去和往常無異,明豔之中又透著狡黠,但如果仔細分辨,卻也能發現那笑容極為浮淺,她眼裏真實的目光實則是分明透著幾分清明的冷意的。

對麵正在和人談笑的端木岐自然一眼就看到了她,匆匆的對和他走在一起的男子說了些什麼,就當先打馬迎上來。

“不是說進宮去給太後請安了嗎?你怎麼跑到這裏來了?”端木岐問道,在她麵前駐馬,語氣之中卻不見苛責,臉上笑容隨意而慵懶。

他順勢抬手給宋楚兮裹了裹大氅的領口。

宋楚兮由著他動作,一挑眉,也是當仁不讓的反過來調侃了一句,“我要是不在這裏,也沒這個機會和你偶遇邂逅啊!”

端木岐正在心裏覺得奇怪,下一刻,宋楚兮的視線已經越過他去,用手裏馬鞭遙遙一指對麵過來的那一行人,“這都是些什麼人啊?你也不給我引薦嗎?”

這個時候,端木岐就開始有點頭疼了,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過去的同時,動作極為從容鎮定的抬手將她那隻手裹在掌心裏壓下來,也得虧是他居然還能笑的如沐春風,媚態橫生的彎著唇角,沉聲低叱了一句道:“楚兒,這位是太子殿下,莫要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