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小試端革除惡習 大作用彩?犆??(2 / 2)

嗚呼!鴉片之勾中國害,自始迄今已逾百載,今則日盛一日。都會商埠煙館之繁盛華麗,固不待言,即窮鄉僻壤,村落小聚亦無不處處通行行,隨時置備。其困於此者類皆鳩形鵠麵。黃瘦不堪,失事廢時,生計日蹙。至於縉紳子弟,朝廷命官亦多因此嗜好而萎靡不振,既有痼疾,即促其天年,已幾幾合中國境內成為一鴉片之世界。

夫以中國四百兆之人民,無論賢愚貴賤,貧富老幼大半沉溺於其中而不能脫。此至壞之陋習,鴉片之流毒可謂魔且大矣!其年月之久亦不可謂偶然矣!蒼蒼昊天胡為不吊,獨使亞洲內大小數國人民沉溺於其中永無興盛之日。此有心時事者,所以每一念及,未嚐不痛哭流涕,長太息者也。

或者推原其故,歸咎於印度之播種罌粟,英人之販賣鴉片,一若逼我華人之吸食也音。按嘉慶十四年廣州有各國通商之事,如有洋船進口則每次起貨之先必得保人之憑據擔承船上不載鴉片。此例既定之後,英國客商往往私帶鴉片進口,本處官員或失察或得賄,私放英商帶鴉片之船可在海麵任意遊行。自後中國近海地方漸有私販鴉片之事,至道光十九年行已極廣。朝廷洞燭其弊,故令兩廣總督林公則徐禁止鴉片進口之弊,林公得旨極力搜捕。得鴉片二萬零二百九十一箱,盡行焚毀於是。英商大為折本。聳動印度公司出兵侵犯中國海疆,官兵迎戰不利,因而議和償銀洋六百萬元。自此之後鴉片之貿易更旺,國家禁阻之未能也。

至鹹豐八年中英立約,約內載明:鴉片進口每箱收稅若幹兩,英人治理收鴉片之稅每年金磅六百餘萬元。

由是論之:鴉片之於中國,其功過英人當兩任之,況其本國內為售各種毒藥之事曾設律法,辦理極嚴。此律法所定之毒藥內有鴉片,可見英之政府知其為毒物,在國內除醫方所用之外藥鋪中不敢售與人,如售與人則為犯法。國內既不準將鴉片售於民人,何得在印度有此種大造大賣之事,英國明理之人多半以此為差,故設立禁煙會,勸印度政府將種罌粟之數設法慚減以盡為度。又有人言中英和約期滿修改之時。中國可令英國改其和約中鴉片之一款,禁各口不準貿易。但以上二事一則已成而功效尚未顯著,一則時未至而徒托空言,中國受此大害。士習因之不端,軍事因之墮敗。

凡吃鴉片者,蹷其精神,散其氣力,壞其心思,令人昏憒有失其資本而流為盜賊,有害及所生子女,身軟色晦,柔弱夭折者。國家雖收大宗之稅而猶是億兆百姓之脂膏,此不待智者而知其失算也。英人因印度之餉項而難於不種罌粟,中國因立約收稅二事而不能禁阻鴉片,此害不歇,年複一年,伊於胡底?國本日虧,民氣日弱,有心時事者莫不作為詩歌,著為論說勸人戒絕,無如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甚至有子孫吸食鴉片即可望其保家,蓋以鴉片之性能使動者靜,浮者定,與其以嫖賭而喪身,孰若以食鴉片而得保其家產。嗟呼!為此說者亦可謂不知事理者矣。子弟之嗜好,原有法以禁絕之,且非處處通行者,雖欲為而不能,不若食鴉片者之隨地皆有也、況嫖賭之害不知之則已,若一旦明知其害即可戒絕,不若煙癮之難於解脫也。故欲振興中國,力圖富強,非禁絕鴉片,則萬事不能就理,故禁鴉片為第一要義。禁法列後:

第一件:在禁種罌粟令各省府州廳縣皆不得種,如有種者罰其人而以其地人官,官禁不力上司則參劾之,如有包庇。一經覺察立於嚴處,雷厲風行必有成效。一年之後將土漿之稅除去,而即以土漿為禁物,然後朝廷飭令駐英使臣照會禁煙會中人員曰:「中國因整頓國事,力祛積弊將各省種罌粟之處業已嚴行禁絕,貴會中人前所深以為慮者,今可無慮矣。願問印度之種罌粟在若幹年限內可以盡除絕來源,庶幾救我華民於水火中也。」一麵用總理衙門照會英國使臣,其詞意與上略同。吾知英國議院必因此而集議禁種罌粟之事,其例舍少從眾,英人多喜義舉,以行善為分內之事,以此為是者必多,則印度之種罌粟不再至中國遷延。亦不必慮印度之來源不絕矣。

第二件:禁開煙館,凡中國省府州縣城廂內外一例禁止各莊保令其出結有並無該處開設煙館字樣,若有煙館,責成該保上下力禁,不致奉行故事,則有瘡者必須在家吸食,無癮者不致遊戲而成癮,亦為有益之法也。

第三件:勸民間亦設禁煙會或著書勸人勿吸,或出示曉以利害或合藥施送,或設局招來使其癮斷而後放出。會中之人每年集議數次,集思廣益,務求美備,期其無弊,漸推漸廣及於僻遠之處皆設此會,又必使會中之人將所行之事所用之款刊布示眾以昭核實其款即由好善之人樂施捐助,總求事歸。實際以上三事全恃朝廷為之倡,百官實力奉行,士民由是感化,相係相維麵後大害可去,大功可成雲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