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自己的事(1 / 2)

陶子心裏也很清晰的明白:她當初不理會朋友的勸阻,如今的一切隻是活該。朋友隻是無所謂的告訴陶子:不是說過嗎,就是這個結果,說過多少次,你不聽。

陶子心裏更加明白,她應該要學會一個人麵對殘忍的現實,要堅強。可以允許自己墮落一陣,但不可以從此沉淪,自己還有夢,明天總會來的。看淡自己的擁有,不要再去刻意追求某些東西,落葉歸根,屬於自己的,總會回來。傷心了難過了,就自己一個人靜靜,不在任何人麵前掉眼淚,如果自己不堅強,那麼留著懦弱給誰看?即使有人看見了自己的懦弱,那給予自己的是嘲笑還是同情呢?奢侈一點,把微笑留給每一個人,即使後麵住著悲傷。

陶子從來沒有覺得她愛過的是不值得愛的。沒有覺得初戀是過去的,也沒有覺得拉她走出初戀的人是她們口中說的不值得信任的。她傻,她總是幼稚的相信別人,相信一切。哪怕擺在眼前的內容告訴她這個人不可信,這件事情是假的,她還是要強迫她相信其中有隱情,這是表象,那個人是好人,那件事情是好事,可最終讓她失望。陶子總是不能接受壞的結果,可現實很殘忍,壞的事情壞的人很多,總是叫她迷茫……為什麼就成壞的了?

可陶子不能否認一切,她總是用自己的心去衡量別人的心,總以為別人同她一樣,結果是她火熱的心遭致傷害。如果能讓時光倒流,陶子想也許她還是會那麼義無反顧的吧。她無法在現實麵前把善良拋棄,哪怕受到了深深的傷害,受到沉重的打擊。

她記得,那個男孩的眼睛,黑白分明,猶如一塊幕布。那個眼神常常有調侃,但也有悲傷,陶子每次看到男孩眼中隱藏的憂傷時,心中就很痛,就想她要好好的好好的對他,希望他因為她的好而忘記憂傷,因此她對他也就更好,可是她的好沒有讓男孩眼中的憂傷變為喜悅,他也沒有因為她的好而改變。陶子細細地想,那個男孩的眼中,其實更多的是自己看不懂的東西……

那個時候離現在好遠啊,可陶子總是感覺不到遙遠,而是之前就在昨天。但昨天又永遠是回不去的遙遠,隻能是越來越遠……陶子很無奈的是,為什麼就不能把昨天劃歸為前天,然後是前前天,接著越來越遠,以至於模糊,最後淡化,然後從自己的記憶中摒棄?

那個時候,是高中時代。高中時代是禁止戀愛的時代,可高中時代又是少男少女情竇初開的時候,又有多少高中時代的少男少女沒有過感情的萌動?

陶子還是想起了好多,回憶……

回憶是人的本能,是人在記憶中過去了的保留。夢寒的故事讓陶子開始了回憶。

最初的那個男孩叫華子,是陶子拚盡力氣的追逐,可追逐的過程中她漸漸明白了一個道理:許多東西無論怎麼渴望也是沒法到手的,她追不動了所以停留在了一個非常美好的狀態。

現在,走進陶子視野的男孩名叫峰子。峰子……峰,山高人來峰,登峰造極……總之,峰在高處,不是人人都能到達的地方。峰有多高?陶子又想起了一個成語:峰巒疊嶂,意思是山峰多,層層堆積……

陶子還想起了一首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麵目,隻願生在此山中。此詩的作者是北宋的大文豪蘇軾,詩的題目是《題西林壁》。蘇軾寫此詩的時間,是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遊覽廬山的時候。瑰麗的山水觸發詩人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幹首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麵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麵,如果主觀片麵,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