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所付出的代價比兩國總和還多,不過當局勢演變到最後階段時,隻要能及時刹住車便是最好的結果。
大戰結束,凱爾王國與神風之國都未能實現那個宏偉的戰略目標,不過也得到了來自帝國的割地與賠款作為補償。
基修塔爾割讓邊疆三省給凱爾王國,神風之國則得到兩省之地,都是產礦的富地。
安息人在此戰的損失最少,但所得到的卻是最多的。
不僅是成功掌握了凱爾與神風兩國的大量債務,還作為戰勝國從基修塔爾身上得到大量的賠款,其中部分賠款以折合各類高新技術和部分武器裝備的價格支付。
此戰之後,大陸格局如願以償的改變了。
三國各自有不同程度的衰弱,異位麵勢力成功在大陸上立足,三國爭霸或將改為五雄並立。
與最後關頭突然出現的紅龍騎士團自稱從紅琛大陸而來,那個地方正是伊克西翁帝國‘核心九省’之一的紅琛省,其地位與碧空省並列。
鐵血宰相接受了對方的援助成功逆轉占據,然而就當他準備談判停戰時,紅龍騎士團卻表示:
“戰爭還未結束,帝國的敵人還未全部達到,宰相閣下為何要停戰呢?”
對方似乎有要裹挾帝國繼續作戰的意圖。
見此狀,奧托宰相才終於明白對方的真實目的。
請神容易送神難,軍事援助可以是無償的,然而對戰後援軍的去留卻不是帝國所能決定的。
目前的帝國絕對無繼續作戰的實力,然而,宰相也沒有拿下整個紅龍騎士團的把握。
紅龍騎士團並不隻有三千人,這些隻是當時出戰的人數,而騎士團的真實數量可能還超出了鐵血宰相的想象。
在四國談判開始前,帝國不得不先與代表紅琛省份而來的紅龍騎士團進行談判。
割讓帝國一省之地作為騎士團的立國之地,領地內的全部國民全部隸屬於騎士團國下轄的領民。
除此之外,基修塔爾帝國還需向騎士團國支付大量建設費,新興的騎士團國將作為與帝國地位平等的主權國家而存在。
且在建國後,騎士團國與基修塔爾帝國締結軍事同盟。
如此苛刻的條件,如果是在戰前的話奧托說什麼也不會答應,然而在戰後,當這支援軍成為遊蕩在帝國領土上的新威脅後,領土割讓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了。
不過,基修塔爾在割讓領土的選擇權卻還是有的。
在宰相的強硬幹涉下,名義上隸屬於帝國管轄、實際上尚未真正統治的北域主權將正式轉交到紅龍騎士團的手上。
帝國數十年來始終都未曾征服的最北域搖身一變,成了紅龍騎士團國的立國之地。
而宰相會做出如此選擇的最大原因,便是在接到阿列克謝元帥的求援令之後所做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