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木居麵對東西夾擊的浩大聲勢,心驚膽戰,深深感到衛青的人馬不可阻擋,產生了畏懼的心理,生怕被衛青的人馬生擒活捉。於是,他把大量的金銀珠寶席卷一空,騎上馬,帶領他的心腹武士和心腹謀士,喬裝改扮,在混亂之中向大漠以北逃去。

當衛青和鐵海力、林太會師後,查找費木居時,不見了他的蹤影。

他們認為在東西夾擊的強大攻勢中費木居無論如何是無法逃走的。他們派出人馬在各處仔細尋找,但始終沒有找到。

在通往漠北的山間他們發現了一個半死不活的女人倒在地上呻吟著,他們便將那女人馱回來交給衛青審查。

那女人閉上眼始終不說話,張騫隻好讓傑莫堂來辨認。傑莫堂仔細一看,禁不住脫口而出:“啊!她是費木居的妃子,名叫羽希。”

張騫聽後心想此女肯定知道費木居的下落,便命醫生搶救。

不一會兒,那女人睜開眼睛望著張騫,似乎想說話。

在張騫的啟發和開導下,羽希終於說話了。她含著眼淚傷心地說:“費木居強迫我跟他逃,我便悄悄離開他逃走了。但他又派人抓住我,讓我改裝後騎馬隨他逃。我隻好騎馬隨他逃走了,逃到通往漠北的山間,他們加快速度,飛馬而去。我被甩下馬,昏迷過去了……”

張騫溫和地說:“這麼說,費木居逃向漠北了?”

羽希點頭說:“是的,他向漠北逃去了。”

張騫平心靜氣地說:“他帶領多少人馬?”

“大約有兩千人馬。”

張騫心中踏實了,認為費木居帶領兩千人馬逃往漠北,不會再有多大危險了。但轉念一想,打狼不死,必有後患!不能掉以輕心,必須立即派出精悍的騎兵跟蹤追擊,直至殺死費木居方可罷休。

張騫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衛青,衛青認為費木居一日不死,便會使漠北一日不得安寧,務必除掉這個禍首,方可使漠北免受危害。

於是,衛青當即派出三千精銳騎兵,向費木居追去。三千人馬像一股風似地奔向通往漠北的山間小道。

追了兩天一夜,終於在一片長滿蘆葦的湖邊追上了費木居的人馬。費木居的人馬在湖邊搭起帳篷正準備開飯。

衛青的三千人馬本想到湖邊飲水,不料卻發現了費木居的人馬,他們立即退後隱藏起來。

到了夜深人靜時,衛青的三千人馬的指揮官楊多派密探悄悄查看費木居的動靜,發現費木居的武士們全都由於疲憊而倒在草地上睡著了。

楊多指揮三千人悄悄潛入湖邊,一揮手,三千人立即舉著刀向費木居的兩千昏睡的士兵飛快地殺去。

三千舉刀而殺的騎士像飆風席卷落葉似地衝向昏睡的將士們,以閃電似的速度和雷鳴般的威力砍向地上的人們。當那些昏睡的人們發覺,打算反抗時,他們的腦袋便紛紛落地了。

費木居在帳篷裏被驚醒,慌忙衝出去打算逃跑時,卻被楊多一劍刺傷,倒地不起了。楊多立即命令手下人將裝死的費木居活捉了。

費木居的兩千人馬終於被衛青的三千追兵一個不剩地殺死。

楊多指揮人馬喝足了湖水,然後押著受傷的費木居,騎上馬向衛青的防地日夜不停地馳去。

費木居被活捉的消息傳出後,人們無不歡聲雷動,奔走相告,紛紛要求立即處死費木居,以平民憤。

在一片空場上,衛青當眾宣布了費木居的滔天罪行,然後命令行刑官當眾把費木居斬殺了。

費木居的頭顱被高高掛在空場的高杆上,接受廣大義憤填膺的軍民的唾罵。

衛青和張騫的聲望和威力在西域大振,人們到處都在傳頌他們的英名和功德,稱他們是來自天朝除去邪惡的神。

除了鐵海力和林太,還有不少匈奴將領也都真心實意地歸順了漢朝,隨同衛青和張騫來到長安晉見漢武帝,接受封爵。

此次大戰的徹底勝利顯示了漢朝的威力和尊嚴,表明強大的漢朝是西域和平與安寧的可靠的保障。

此後,西域各國和睦相處,互不侵犯,出現了和平與安寧的繁榮景象。

西域各國對漢朝的崇敬和朝拜與張騫在西域的活動和影響有著緊密的關係,為以後西域各國歸順漢朝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為後來西域歸屬漢朝版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故此,有史書明確地寫道:

“西域之統一,始於張騫,而成於鄭吉。”

由此可見,張騫“鑿空”西域的功勞不可磨滅,其壯舉成為人類曆史上的美談。

每當人們來到西域便會想起曆經艱險,出生入死“鑿空”西域的奇才張騫和他的不朽功績。

張騫以他的大智大勇在曆史舞台上樹立起光輝的形象。

張騫以他的不朽功勳將永遠活在曆代人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