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古寺,惡鬼纏身
大明成化年間,科舉製度已經日漸完善,一直沿襲著明太祖朱元璋留下的科舉製度——八股取士。所謂的八股取士乃是學子們在考試的時候,每一篇文章都是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出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落下十個部分組成。破題便是開首用二句設破題意。承題則是用三四句或五六句承接破題的意義加以說明。起講是用數句或十數作為議論的開始,隻寫題大意,宜虛不宜實。入手一二句或三四句,為起講後入手之處。以下起股至束股才是正式議論中心。這四股中,每股又都必須有兩股排比對偶的語句,一般是一反一正,一虛一實,一淺一深,亦有聯屬者,共合八股。
在這樣的製度下,選拔人才更加的嚴格,步驟也就更加複雜,但往往這樣選拔出來的“人才”都是所謂的書呆子,悶葫蘆,沒有一個是有真才實學的。也正是這樣的製度讓真正有才學的才子不願進京考試,寧願做商賈農夫草草一生,其中就以江南的“吳門四大才子”為首,他們為江南一方的才子們開了一個學以致用的好頭,成為男兒們的驕傲,但在其耀眼的光芒下,也有四名佳人別築心思,敢於同當時的八股之士對抗,自擇夫婿,絕不履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杭州米府
“娘,女兒不嫁。”隻見一身著黃色蜀錦製衣,頭戴碧玉簪子,容貌清麗的女子端坐在銅鏡前,看著鏡子裏身後的娘親,很是怨憤的說道:“娘,那個龍天尋,女兒從未見過他,您就讓我嫁給他,萬一他是個矮子,而且還是個跛子,臉上再有黑痣,您這不是毀了女兒的一生嗎?娘,女兒不嫁。”
“女兒啊,”閨房裏的另一名身著紫衣的夫人走到她的身後,看著鏡中的女兒,苦口婆心的勸道:“如煙,你沒聽那媒婆說人家龍公子長得可是一表人才,那是百裏挑一的,首先這模樣是沒得挑的,而且他還是知府大人的獨子,從小便能文能武,這可是真正的文武雙全啊,女兒啊,這樣的夫婿你是打著燈籠都找不著的。”
隻見那黃衫女子聽到娘的話,依舊是不依不饒的說道:“娘,張媒婆的話怎麼能信呢?街坊鄰居都知道的,你看看她為隔壁李嬸家的女兒說的一個什麼親事啊,那男的長的可難看了,而且歲數還都是不對的,李嬸的女兒可是夜夜傷心呢。誰知道她收了知府大人多少的銀兩,盡到這兒來說親了。”
此女子不是別人,乃是江南第一米商米豐的獨生女兒,這個米豐可是個不簡單的人,十多歲的時候便一個人出來白手起家,勞苦一生,到了半百的年歲了,如今也是腰纏萬貫了,可是唯獨在這子嗣上頭,老天不憐憫,隻有這麼一個如花似玉的女兒,因此這米豐對自己這個女兒的婚事可是傷透了腦筋,他本是計劃著讓女兒招進來一個女婿,入贅他們米家,這樣以後自己也能有個依靠,可誰知知府大人的公子不知在何時何地看上如煙了,非要娶如煙,這可往自己著實煩惱一陣子了,那知府大人可是萬萬得罪不起的。
站在閨房外的米豐將女兒的話一字不落的全都聽了進去,見女兒是這般的不願嫁,蹙著眉想了一會兒,走進了說道:“女兒啊,你這不嫁可是不行的啊!”
看著爹進來了,米如煙的眼淚也就蜂擁而下了,哭哭啼啼的跑到爹的身邊,一頭紮在爹的懷裏,哭著說道:“爹,女兒不想嫁給那個知府大人的公子,女兒不要嫁,不要嫁。”
米豐對這個女兒可是緊張地很啊,在見到女兒流第一滴眼淚的時候,他的心便軟了,輕拍女兒的後背,同樣也是哭泣道:“女兒啊,爹也不想你嫁啊,爹希望你能招進來一個女婿,這樣爹老了以後也能有個依靠啊,女兒啊,爹不想可是又不能啊,他爹畢竟是知府大人,我們吃罪不起啊!”
懷裏的米如煙在聽到爹這麼說的時候,“嗖”的一下製住了淚水,抬起頭,抽嗒嗒的看著爹說道:“爹,既然你不想的話,那您就與知府大人說去,說女兒長相醜陋,而且不是幾個大字,是入不了知府大人公子的眼,退婚吧!”
米豐見到女兒轉變這麼快的時候,也是一愣,隨後輕輕擦了擦女兒的淚水,心疼道:“女兒啊,他是知府,是官,我們是老百姓,是商人,自古就說民不與官鬥,我們怎麼敢與他說不啊!再說了,去年荷花節,你在那上頭露的一臉兒已經讓杭州城裏的公子們對你是垂涎欲滴了,當時那位龍公子也在,之後便對你是一見鍾情啊,你看你院子裏的那些荷花,都是他親自派人送來的,說是以表對你的傾慕之情啊,女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