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魔在世人眼中皆為障礙善事之惡鬼神。稱魔羅,惡魔。善殺,能奪命者。
反之,“仙”與“神”為世人敬仰,受人香火供奉。然“魔”雖與其同為異能擁有者卻遭所謂正道誅殺,人人得而誅之,為世道不容。
天地初開,萬物皆有靈,遂生六界。
六界初始,神乃天地生成,自古便有毀天滅地、造萬物之能。以女媧為例,古有傳說,這個天地本是沒有人的,女媧以黃泥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從而造就人界。而後又因世間天塌地陷,於是熔彩石以補蒼天,斬鱉足以立四極,譽為大地之母。?更有女媧伏羲“雲聚散”的愛情故事在人間廣為流傳。
且仙與神不同,神為天生靈物,然仙為後天修煉造就。人、妖、鬼、怪皆可通過千百年乃至萬年的修真之路以達長生。
修真之路凶險萬分,隻需一念之間便可永墮魔道。仙魔僅在一念之差,往往有不少修真之人以此為目的而創立修仙門派,普天之下,已然是出了不少名門正派,傲立人間。
妖魔為世道不容,鬼怪為世人誅之,千百年來,這仿佛是恒古不變的世道法則。也是因此,人們往往將妖魔鬼怪混為一談,但追根究底,其根源卻並非一脈。
自這個世界初始,便已自然油生了六界種族,以人界族人居多,占大半疆土,視為萬物主宰。其餘五界隱於世外,為世人不知。
然,從古至今的種族歧視卻是越演越烈。仙魔本就勢不兩立,妖與魔雖非同族卻為同宗,冥界向來不問世事遠離塵世之外,而怪界深知實力懸殊從而效仿冥界,以“息事寧人”之態保持中立。
仙魔大戰從古至今已持續了千百年。
魔界之主冷淩裂手下有十二護法,名喚十二鐵騎,乃其魔界左右護法焰王與玄冥一手栽培用以鎮守魔界十二領域的魔界守界護法。
其中以魔域為首的魔心魔童以及殤無情和一位名不見經傳的螭龍最為出色,其五人聲名已傲立六界,人人聞之喪膽。
由魔界十二護法之首魔域鎮守的炎雷渡以魔騎兵著稱。據傳,經他手下的魔騎兵,個個驍勇善戰,神力驚人,善攻善守,乃魔界中的不敗神話。
此時,由他所帶領的一率魔騎兵已經兵臨天界南天門下,與其同行的還有聲名與之齊名同為十二鐵騎的魔心。
魔界的魔爪已經伸向六界,十二護法紛紛率兵兵分五路前往各界。
魔童奉命領兵妖界,此刻他正在前往妖界的路上。
據悉,前幾日,老妖王不知何故突然消彌世間,現由其少主幻流雲鎮守。老妖王神鬼莫測,他的兒子幻流雲雖年少卻也不可小覷,此行魔界為防不測,竟是派遣了包括魔童在內的三位魔界鐵騎,如此看來,妖界一戰,魔界勢在必得。
魔界大軍浩浩蕩蕩進發的同時,妖界亦是陷入了緊張的備戰狀態中。
殿外兵戎馬蹄聲聲,戰士們視死如歸的咆哮如晴天驚雷,深深蕩漾在這座偌大的妖族大殿中。
天冥殿內,雪影寶座之上,乃是當今妖界的執掌者——妖界少主幻流雲。
他半倚而坐,長發隨心散落,流風帶起紫金桌上的夜明流光煥煥散散,打在他微微頷首的臉上,黑睫借光投下暗影,深深淺淺,叫人看不真切。
又是一陣清風拂過,桌上璀璨的明珠忽的悄悄黯淡下了光芒,靜靜的,不帶一絲波瀾。
門外踏進來一個人影,“哢嗒哢嗒”的盔甲晃動聲在這個安靜的大殿內顯得尤為清晰。清晨的陽光從遠處的山頭照射進來,將來人的剪影在地上拖得老長。
此刻,才有些昏暗的大殿,因為這一縷溫陽,仿佛突然亮堂了起來。
寶座上的人緊抿薄唇,視線一直沒有離開他麵前的書籍,隻是仿佛頓了一下,但仍舊是沒有抬頭。隻見被陽光打在地上拖的老長的來人剪影在此刻做行禮狀,隻聞聲:“少主,魔界的大軍已經到了。”
過了半晌,幻流雲這才抬起頭來,正視著殿中央那個在微陽陰影下依舊堅毅的身影。明明和他年紀相仿,可來人那張本該青澀的臉上卻寫滿了歲月的流痕。他下陷深邃的眼窩中躺著兩顆不明白閃著什麼光的黑色珍珠,同樣有些深陷的兩頰也是寫滿了雷同的流光,就連剛剛才動起開口的薄唇也是緊緊合在一起,仿佛從未開口過。那劍也似的黑眉像是相交的戀人般緊鎖在額間,未曾分開過。
幻流雲心裏不禁一動,似是想起了什麼,沉吟片刻,這才道:“辛苦你了,接下來,就交給你了。”
“是!”一聲吒喝,整座大殿中隻剩下了那位身披戰甲的少年郎那張經過歲月蹉跎的麵龐,和他不動如山如滂沱大雨般的聲音。他立在那裏,那樣的堅毅,那樣的執著,仿佛未曾動過的巨石大山,那樣的堅韌不拔。
天地頓時翻雲覆雨,一場大戰,即將來臨。
魔域兵臨城下,天界人心惶惶。雖然魔域自踏入天界境內以來並未發動過任何戰鬥,但是,天界無人心中不知此乃“暴風雨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