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清兵來襲(1)(2 / 2)

公元166年的寧遠之戰,影響深遠。

努爾哈赤因為進攻寧遠失利,抑鬱而逝世。

之後由黃台吉繼位,當然,後世滿清後人為了好聽,故意把黃台吉改成了皇太極,以彰顯其威武。

這黃台吉雖然隻是一個韃子,但是確確實實稱得上一代人傑,比起努爾哈赤本身要強得多。

他率先發動了寧錦之戰,結果大敗虧輸。黃台吉也能馬上醒悟過來,發現再這樣攻擊寧錦山海關這一道的防線,相當不智。

在公元168年,滿清開始征討蒙古,讓蒙古諸部臣服於他旗下。

接著,滿清也並沒有急著征討明朝,而是在166年,進攻大明的藩屬之國朝鮮王國,同一年,逼得朝鮮王朝俯首稱臣。從此清朝代替明朝把朝鮮變成了藩屬。朝鮮對清朝由以前的兄弟之稱,更執藩臣之禮。不久阿濟格領兵攻克皮島,斬明將沈世魁等,徹底解除了清朝攻向關內的後顧之憂。

此時的滿清,越來越強了。

而接著,滿清還是知道寧錦山海關那一道的防線,實在太難啃了。所以此時,滿清實行了一個戰略。

他悍然發動了入口之戰,入口之戰即是每次作戰都分出一部分兵力在關外,以為牽製。崇禎九年(166年)五月,皇太極派阿濟格等領兵出戰,這是第一次入口之戰。俘人畜十七萬九千八百二十,生擒總兵巢丕昌。

這種入關之戰,一邊搶劫漢地的金銀財寶,一邊還把漢地的人給搶過去當奴隸,給他們生產東西。

而且,隻要是滿清經過的地方,繁華之地,盡化為焦土,對於大明朝的折損,相當的大。

169年,也就是現在,滿清,又發動了第二次入口之戰。一部分兵力放在關外糾纏著關外的大戰,還有一部分兵力則直接的殺入關內,搶劫漢地的金銀財寶,還要把漢地的人給搶過去當奴隸。

一時間,宣府鎮這裏,所有的軍堡,墩,都保持著高度警惕,嚴守大門。

青山墩,做為一個地理位置頗有些關鍵的墩,此時也已經屯好了糧食,把墩的吊門給吊了起來,有人隨時站在高處,盯著遠方。一旦有大規模的清兵來襲,馬上就點燃狼煙,通知遠近的其它墩,軍堡,城池。

在這樣的大氣氛下,青山墩內部,氣氛也相當的緊張。

突然,站在高處望著風的石韋,突然心一驚。

隻見在遠方,一道狼煙升了起來。

狼煙,升也是有規律的。

一般一束狼煙,表示人數在百人以下。

二束狼煙,表示人在五百人以下。

三束狼煙,表示人在五百到一千之間。

四束以上的狼煙,表示人在一千以上。

他毫不猶豫,猛然的打響了梆子。

“梆梆梆梆”響聲傳遍全堡。

“韃子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