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篇的敘事壁畫講述的是巫女的生平,第一幅中,尚是一個嬰孩的巫女被一個身穿羽衣,做方士打扮的人從她父母身邊帶走,盡管畫麵刻意美化,讓那座小屋看起來還不錯,不至於破爛得風吹即倒。但再好的草屋也是草屋,這對夫妻在當時的屬於平民,也就是說,巫女出身並不高貴。
第二幅中,巫女已經變成了一個小孩,約莫七八歲的樣子。背景是一處宮殿,在第一幅中把她帶走的方士坐在首座上,巫女站在他身邊,低頭行禮。
看來這個方士算是她的老師。
壁畫的時間跳躍很大,在第三幅,巫女又長大了,已經是十三四歲的豆蔻年華,依稀可見日後身為楚地神權最高者的尊貴和絕美。
在這一幅圖裏,人物還是方士和巫女倆個,但是這一幅背景卻有些奇怪,那是一處山脈,白皚皚的,似乎還是雪山,方士站在山頂向下看去。巫女跟在他後麵,他們望著的地方是兩座山峰之間的穀地,畫中細致的描繪了人物的麵部表情,帶著驚訝和一些焦慮。
他們看到了什麼?
我有些好奇,於是順著他們的視線往下看,然而那片穀地還是一片白皚皚的雪,看不出什麼異常。
顯然,壁畫的創作者沒有打算讓後來人知道這些細節,或者說其實他也不甚清楚?
我想不出個所以然,不過這個問題並不重要,我索性就不去糾結。
第四幅,雪山變成了遠景,畫麵上巫女扶著方士,正向雪山相反的方向跑,很慌張的樣子,幾乎是在逃命。方士白色的羽衣上多了大片大片的紅,我心裏一跳,不會是血吧?
這結果可真慘烈,看來雪山裏的東西很凶,上古神獸嗎?
之後怎樣壁畫並沒有畫出來,我也無從印證我的胡思亂想。等到第五幅時畫麵一變,又回到了那座宮殿,但這一次坐在首位上卻變成了巫女,還是十三四歲的樣子,大殿裏匍匐了許多的人,我立刻想到,這該是巫女正是成為“巫女”,楚國神權第一人的典禮。
那麼方士呢?
我的目光落到壁畫邊角處,果然,那裏的色調很暗,與大殿明快的色調截然不同,那裏停了一具棺木,陰暗的色調則象征長眠的墓室。
很顯然,方士沒能逃過一劫,雪山之行後很快就死去了,尚且年幼的巫女被迫接替老師的位置,代替她的老師坐上那個位置,作為一國的精神領袖。
隨後的壁畫就很無味了,隻能看出,巫女是個能幹的神權領袖,帶領手下的神職人員進行了許多類似祭天大典的儀式,這就和後來曆朝曆代,每隔一段時間皇帝就要舉行一些神教典禮以鞏固統治,其實沒什麼實際意義。間或還有一些出麵到各地安撫群眾,展現神跡宣揚神威的記載,我猜多半是誇大其詞的讚美,總歸沒什麼實際意義。
但這一段也不是一點東西都沒有,比如,壁畫中有許多巫女與一個頭戴冕冠,衣飾華麗的人(這顯然是楚王,因為在巫女正式繼位後,所有出現在畫麵裏的人對她都是卑躬屈膝,能與之平起平坐的隻有這一個,除了楚王還能有誰?)在一起的記載,而且看畫中的意思,巫女與楚王竟是交情很好(請不要從言情小說的角度來理解這句話)。
隨後就是巫女臨死之際,意料不到的是,巫女竟然是早夭,看上去不過二三十歲的年紀。巫女的死非常蹊蹺,因為她不止正當壯年,而且也沒有生病,不是因病去世。
之前曾出現的雪山再一次出現了,據畫中記載,巫女又獨自去過一次雪山,回來後就立刻宣布辭職,楚王派人前去探問,卻正好見到巫女的遺體靜靜躺在她房間的床上,已經死去多時了。
這就是巫女的一生。
輝煌的開端,結局卻潦草而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