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亦寒隨郭公公坐著馬車入宮,一路上冥思,這兩人不知是運氣好,還是真會算,竟然知道今天真會被宣入宮。
可能是運氣好吧,他不信那些所謂的命理,他並不是迷信之人,既不信蒼天,也不信鬼神,一切都是人為。
也不知道父皇這時候宣進宮,到底所謂何事,之前並無一點預兆,憑他左猜右想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想起小喬寫的那張紙條,放在腰間,突然想拿出來看看,到底寫的什麼,隻是手剛摸到腰帶,又突然改變主義。
不急,等事後再看,也不遲。
到了皇宮,此時天上,天空如同一塊上好的天鵝絨上點綴著星星點點,那般沉寂,卻又瞬息萬變。
明亦寒踏進禦書房的門,隻見皇帝正坐在桌前批閱奏章。
“兒臣,參見父皇。”跪下行禮。
皇帝聽見明亦寒的聲音,抬起頭,臉上露出笑容,起身起到明亦寒麵前將他扶起。“寒兒啊,隻有我們兩父子,就不要那麼多禮了。”
看著這個自己最寵愛的兒子,心中甚是欣慰,他最喜歡這個兒子並不是因為這個兒長得最俊美,而是因為這個兒子不論是文滔武略,都是最好,不論是治國之策,還是安國之道,都深有見解,早年更是立下戰功赫赫,這般完美的兒子,叫他如何不喜歡。
皇帝拍了拍明亦寒的肩,“你長大了,父皇老了。”
明亦寒一頭霧水,這父皇怎麼好端端的說起這個來了,沒道理連夜宣他進宮,隻是為了抱怨自己年紀大了吧。
“不知父皇宣兒臣進宮,所謂何事。”
“是這樣的,父皇年紀大了,有時候處理政事,難免有些糊塗。”
這明亦寒更蒙了,怎麼又扯到這上麵來了“父皇,處理政事,兒臣自然會為父皇分憂。”
皇帝點了點頭,這個兒子的能力他是清楚的。
長歎一聲“但是父皇每日有許多奏章要批,父皇年紀大了,批起奏章來,效率也慢了許多,最近陪你母後的時間是越來越少了。”
“父皇,陪母後顧然要緊,隻是國家大事片刻耽誤不得。”
“是啊,寒兒說不和錯,所以父皇很糾結,你母後要緊,國家大事也要緊,朕兩邊為難,你說父皇該如何是好。”
明亦寒何等聰明,感覺何等敏銳,突然覺得,怎麼自己父皇好像在搞什麼陰謀。
他的話,好像一個圈套,在引進自己在往裏跳。
“父皇可以將權為下放,把一些事交由臣子解決,國家大事多如牛毛,如果事事都由父皇親親自處理,那時間再多也是不夠用的。”
“寒兒這話不錯啊,權力下放。不如朕就將權力放出一部分來,由你為父皇分憂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