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韓筱其跟隨工作調動的父母從中國來到了韓國,那一年,筱其13歲。
因為父母工作的原因,要跟隨父母移居到韓國,在筱其幼小的心靈裏因為即將改變的新生活惴惴不安,她有些擔憂的問媽媽:“媽媽,到韓國去,我不會說韓語怎麼辦?”媽媽溫柔的撫摸著筱其的頭說“筱其,媽媽爸爸實在對不起你,你在擔心新生活是嗎?要不,咱們現在提前開始學學韓語,你想學嗎?”筱其看看媽媽擔憂的樣子,低下頭想了想,嘟著嘴,不太情願的說:“好吧,早晚要學的,我不想媽媽著急,再說了,不看看我是誰的孩子,我這麼聰明,韓語——我用不了多久就把它拿下了!”一旁的爸爸聽了筱其的豪言壯語也不禁的笑了,一把抱起筱其,三個人的歡笑灑滿房間。
晚上,筱其對著鬼畫符一樣的韓語皺著眉、嘟著嘴、歎著氣——哎,怎麼看這些畫的曲裏拐彎的韓語都長的一個樣子啊,這要怎麼學啊!筱其的小心眼裏不禁為白天痛快的答應媽媽而後悔。
在筱其對著韓語發愁的這一刻,筱其不知道,命運的輪盤開始了轉動——她漸漸向他走近。而身在韓國的鄭真英和孔燦植更加不知道,有一天,他們三個人終將相遇相識,所有的思念、所有的憂傷、所有的痛苦、所有的甜蜜.....所有的愛仿佛隻為她存在。
工作調動的過程,公司已經提前辦理好了。但是要全家移居,自然少不了許多繁瑣而細致的事前準備,爸爸請了韓國的好友:鄭承義—鄭真英的爸爸幫忙,鄭真英的爸爸熱忱的從中幫了很多的忙。所以筱其一家到達韓國安頓好了之後,便全家登門造訪鄭真英家。
承義夫婦,見到年少懂事,可愛的像小精靈一樣的筱其不由得大加讚賞,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筱其的爸爸會說韓語,因此大人之間交流起來倒是頗為愉快。寒暄過後,真英的媽媽惋惜的摸著筱其的頭說“不知道你們要來,要不就先不讓那兩個小子出去玩了,也好陪筱其一起玩呢!不過,筱其和我家真英是同年的呢,承義之前幫筱其轉到和真英一個班了,明天他倆就能見到了。”筱其沒記住這個名字,因為剛剛來到這樣一個新國度、新的生活中需要記住的事情太多太多,新奇的事情太多太多,多到筱其根本沒有留心聽到這句話。
筱其烏溜溜的大眼睛一直沒閑著,她在大人攀談之際,悄悄的打量著承義夫婦,阿姨看起來年輕漂亮,叔叔看起來比阿姨更和善可親些。屋子裏幹淨整齊,不太過奢華卻又看得出家境殷實,處處的小裝飾給人以溫暖,顯示出主人的品味高雅。
由於承義早已替筱其在G中學辦好了入學手續,為了盡可能地不耽誤孩子的學業,搬來的第二天早上,筱其媽媽就為筱其打點好書包課本,讓她上學去。媽媽帶著筱其見了老師,簡單的托付之後,媽媽就走了,筱其跟在老師身後向教室走去,剛才在老師的辦公室,筱其聽見老師和媽媽說的,才知道,昨天的那個承義叔叔家的孩子也在這個班了。想到有個可以說話的小夥伴了,筱其那有些微微不安的心裏,有了些許的安慰,可是她忽然想到竟然忘了問一問、記住那個小夥伴的名字。筱其不禁敲了敲自己的腦袋,低聲的嘟囔:瞧這迷糊蛋!好吧,車到山前必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