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伊朝是有史以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封建王朝,在大伊之前的朝代,還處於奴隸製度,雖然大伊之前的衛朝後期,已經開始了半奴隸半封建的過渡,卻依然延續著奴隸製下最使人痛惡的殉葬製度。衛朝時,對於君王、諸侯、公卿大夫的殉葬規格有著嚴格的規定,隻是就算同等爵位的諸侯國,也有國土大小、國力強盛之分,再加之天災人禍等不確定因素,曆史上竟多次出現,堂堂一國之君,因為湊不齊陪葬的奴隸人數,死後竟多年密不發喪,更有甚者,一瞞竟達數十年之久。也因於此,諸侯們從最開始的恐於事跡敗露,到後來意識到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先發製人,不曾想,此事竟成為了諸侯們紛紛稱王,自立門戶的導火索。一時間烽火四起,從王室征討到後來的諸侯兼並爭霸以及奴隸們的揭杆反抗,戰火長達百年之久。
為著王朝長遠計,衛天子不得不將殉葬製度大肆修改以及廢棄,並開始了向封建王朝的過渡,諸侯們因此再無策反之由,加之那時衛朝氣運確盛,原本伺機而動態度不明的諸侯們,紛紛投名於天子,這才漸漸平息了戰事。隻不過,百年戰爭所留下的創傷,卻也為衛朝國力的衰退留下了隱患。
時間為人們留下了曆史,卻同時也使得人們忘卻了曾有的事跡,更忘記了曆史上留給我們的教訓。衛朝最後一位天子,甫一登位便大興土木修葺宮殿陵墓,陵墓修成之時,除去依照慣例將修建寢陵的死犯填埋外,之後又陸陸續續將十餘萬青壯年奴隸送往坑殺,要知道,即便是在衛朝之初,殉葬製度最盛之時,天子陪葬之數也不過萬餘,然而這位末代天子在陪葬數多於先祖們十倍有餘的情況下,卻並未滿足於此,在他看來,其身為天下共主,死後若僅得奴隸相伴,實在有失身份,苦思之下,竟將主意打到了諸侯公卿身上來。這事倒也算不得新聞,曆來便有忠耿之臣,自願陪葬於天子,以期死後伴駕於君側,隻是這位天子的心思卻遠遠不滿足於此,在自知將不久於世後,當即下令召集天下諸侯進京,然後竟在朝會之時,殿前鳩殺近千諸侯以及百餘公卿,此等天人共憤之事,莫說在衛朝,自鴻蒙伊始,都未曾出現過此等奇聞,如此大事,終究是紙包不住火,想要隱瞞下來,是絕萬無可能。索性,瞞不過就不瞞,這位天子當機立斷,第二日便安排天使到各國報喪,宣稱該國君自願殉主伴駕,令該國世子即刻即位,世子們不知內情,自然不敢違抗聖旨,隻得依旨安排即位事宜,縱使有人猜疑,也萬萬想不到,這世上竟還有這般猖狂滅絕天理之事,隻以為自家君父是受到那些愚忠之人的蠱惑,加之身處群臣盟誓之中,騎虎難下,難以獨善其身,才不得不以身殉主。況且之前的百年戰爭,近半諸侯策反混戰,都未曾動搖到衛朝根基,依然被衛天子扭轉乾坤,開創中興之舉,諸侯們難免心寒,就連一些通過各種渠道得知內幕者,一時之間竟也不敢妄動。
因為這般顧忌,當時還為伊國世子的正王得知諸侯公卿殉葬真相後,聯絡諸國群起而反,不但未得到響應,還險些為鄰國自發組成的勤王之師所滅。也正是感念江山得來之不易,更因其父之死因,正王深惡這位亡國天子之殘暴,將其諡號定為“辜”,並取締了延續了數千年的殉葬製度,《刑典》中明文規定,無論王侯公卿,凡有此惡習者,削其爵位,滅其三族。
然而,令當年立此法典的正王萬未想到的是,此法雖使得相當大一部分人免於妄死,卻也開創了大伊朝延續了幾百年的“殉主”風氣,麵對這樣的結果,正王無可奈何之餘,卻也感歎了一句,“忠孝者,至真至善也。”
雲水仙之父,燕國世子因狩獵意外墜馬,薨歿於當場,“意外”的結論避免了燕國朝野內外掀起滔天巨浪,卻無力改變世子亡故的事實。在燕世子逝世的當天,陪同他一同狩獵的三十二名死士與六名謀士,當場自盡殉主之人過半,餘下的十三人,在將主子與同伴遺體護送回世子府邸,將事發經過交待清楚後,也都於當天夜裏殉主而去,無一人再看見第二天的日出。
小言的父親蘇敬軒,原為沒落貴族,因感念燕世子的知遇之恩,自願為其家臣,當日雖未陪同世子同往狩獵,卻也於當夜殉主而去。出嫁從夫,當悅歌公主難產而薨時,春嬤嬤雖曾為其貼身侍女,卻因為要為蘇家承繼香火,當時身懷六甲的春嬤嬤得以保全了性命。然而正應了命運多舛這句讖言,雲水仙出生三天後依然不能進食,三位原本經過千甄萬選的乳母竟無一人能近得了小郡主的身,稍一靠近便引得小郡主啼哭不止。責問之下才知這是幼兒尋母所致,原本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通常遇到這種情況,隻需親母哺養便可無礙,隻是悅歌公主早已在郡主出生之時已然魂歸當場,又何處去為郡主尋得親母哺養,眼看僅存的雲氏嫡係血脈就要夭折,對已痛失愛子的燕國國君夫婦,可謂是雪上加霜。
經過諸番獻策,太醫們一致認為,郡主定是憑著氣息判斷出三位乳母非是其生母,才致如此排斥,隻要找到一個與世子妃氣息相近之人,或可迎刃而解,而在燕宮之中,與世子妃氣息最相近之人,除去同為王室血脈的君夫人,眼下便隻剩下與世子妃自幼朝夕侍奉其長大的春嬤嬤了。君夫人當即命人去世子府將春嬤嬤接至宮中,一試之下果不其然,原本除去君夫人懷抱,任何人靠近都哭鬧不止的小郡主,在春嬤嬤懷裏竟也變得異常的乖巧安靜。隻不過那時春嬤嬤孕期方才七個多月,別無他法,隻能將其引產。小言才剛落地,春嬤嬤甚至都未來得及看上小言一眼,便急急的趕去為郡主哺乳,之後便是夜以繼日的對郡主的照顧,除去每年年初陪同郡主回世子府小住,接受家臣奴仆的朝拜這段時日,春嬤嬤方才有時間對小言看上一看,卻也是僅止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