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1 / 2)

我記得第一個女孩是叫柳素娘,一個很溫柔的女子,很典型的大家閨秀。

我醒來時,恰逢亂世,偏遇上清軍入關,中原滿是鐵騎南下的恐慌,諸侯國林立,四處都是戰火,而明朝機構還處在內亂的階段。無暇顧及百姓的處境。

而我也不過是個沒有記憶誤入這個世界的人而已。這個世界的規律我無法改變,每一次和平的到來,都需要鮮血,等到血留得足夠多了,和平自會到來。

我所能做的是在每年的七月十七號汲取淚水,而後度過那種撕心裂肺、抽骨換經的時刻。

那日我擔著花籃,那個溫柔如風的女子帶著侍女出現。 她買下了一束白色單瓣的玉茗花。

我笑著問她:“夫人這是要送與何人?”

她素淨如花的臉笑了一下,紅唇輕啟,軟軟但帶著回憶的快樂聲音傳來:“素娘記得第一次和相公見麵的時候,正是這玉茗花開的時刻,那時他還為素娘采了一株...”

“那令夫現在?”

她清麗的眼眸黯淡了下來。“他在邊關鎮守,朝廷派他去抗敵...此時相公身邊該是艱辛之刻,可素娘卻無法在相公身邊陪伴...”她停頓了一下,後又笑開來。“不過過幾日相公就會班師回朝了。”

“姑娘這番好意,令夫定會明白的。”

“謝謝姑娘好意,這亂世之秋,姑娘獨身一人,也該小心些才是。”她笑著輕聲說道,唇邊像是開了一株山茶花。甚是好看。

那時我在想,她的相公何其幸運,能得到如此心靈純淨的女子做一生的伴侶,攜手一生。

她的相公正是當時在西北抗敵的鎮遠將軍令狐垣。

一個月之後,聽聞鎮遠將軍戰勝西北之蠻人班師回朝,對這個搖搖欲墜的國家來說,無疑是癱倒前的掙紮,然而百姓卻很高興,仿佛他們的未來有了希望。鎮遠將軍成了舉國上下的英雄,成了希望。

不久之後,鎮遠將軍再次出征,而對手則是南下的虎視眈眈的清軍。

三個月對我來說,並沒有多長,隻是一眨眼而已。然而對一些人來講這三個月則無疑是最漫長的。

三個月後,鎮遠將軍府辦白事,而鎮遠將軍在北方,此時戰事正吃緊,無法兼顧。

一個月後,將軍回府,傳聞是帶走了一位女子。

七月初十那天,下著微微細雨,有人說,雨是傷心人留下的淚水,所以是苦的。

我看著濛濛細雨,有些發愁,那日剛好去采蓮,如今下起了雨,想到今天的蓮子是采不了了,不由得有些惆悵。

忽的看到一個穿著白衣的女子撐著傘,立在橋邊。對麵則是一片的凋零盡的玉茗花。

“鈴鈴鈴”此時我手腕上的鈴鐺響了起來。

我聞到了一股很親切的味道,若有若無。我知道,這是那個女子身上發出來的。

我撐起了傘,走了過去,細雨煙幕中認出了女子的身形,那是柳素娘。

她站在那裏,身形比上次瘦削了幾多,很有弱柳扶風之勢,仿佛一陣風便可吹倒,然而無論細雨如何吹搖,卻還是依舊站在那裏像是定根了一般。

“夫人?”我輕輕喚了聲。

她身形動了動,轉過臉來。本是素淨的臉上此時一片慘白,清麗的雙眼此時已是沒了光澤。

“你是?”她的聲音帶著嘶啞。

我沒有回答。

“夫人喜歡下雨?”

“不,不喜歡。”她似是在呐呐自語,也不在意我有沒有回答。“玉茗花,全凋盡了。”她的眼睛望著那片被雨淋濕的草地。

“花開花落本就是定律不是嗎?”我淡淡回了聲。

“嗬,是呀,本就是如此,我又何必...又何必...”她自嘲的笑了笑。

我看著她的眼睛,平靜如文,但是沒有一絲生氣,有時候,太過平靜反而是心死。

哀莫大過於心死。

就在那雙眼睛裏,我看到了她的前半生的記憶,那是如玉茗花一樣的色彩,白色與紅色交織成一片。

那是個玉茗花開得最燦爛的時候,白色、紅色開成一片。如果要我說這個場景的話,不得不借用一句流傳已久的話,但是至今還廣為用處的一個詞---英雄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