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武8當訪談錄(2 / 3)

俞蓮舟(冷冷地):那是三弟不曾好生見識他鬧騰的時候!

俞岱岩:之後青書身體康健,縱然鬧騰些也是平常嘛!師父頭一次當太師父、大哥頭一次當爹、咱們頭一次當叔叔,也難免對青書諸多寵溺。那時咱們兄弟幾個但凡出門回來,總要將青書抱來跟自己睡上幾晚,二哥不也是如此?

俞蓮舟:我隻恨我心慈手軟優柔寡斷,該管的時候總被你們攔著,待真正想管的時候,已是大勢已去,再也管不住啦!

俞岱岩(低聲嘀咕):當年也不知是誰被青書亮晶晶地眼睛一望,就顛顛地用內功冰鎮了酸梅湯給他送去呢……

俞蓮舟:…………

張鬆溪(麵露不忍):三哥有所不知,青書他……乖巧的時候的可以是天使,折騰的時候活脫脫是個小惡魔!

之四:張鬆溪

導演:聽張四俠所言,似乎是感慨萬千,一言難盡?

張鬆溪:……

導演:張四俠?

張鬆溪:既是一言難盡,又何苦多言?

導演(擦汗):張四俠,您千不念萬不念,也要念在小的的收視率啊!可憐小的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八歲孩兒……

張鬆溪:為何每個惡人死到臨頭來求饒都是同一句台詞?

導演:…………

張鬆溪:也罷!時過境遷,說說也無妨了。依我之見,青書乖巧貼心是真,鬧騰也是真。可他最本事的,不是鬧騰,是粘人!就說這酸梅湯的事,那時他換牙,一顆牙掉了幾天還嚷疼,要喝冰鎮酸梅湯。其實,不過是小孩子嘴饞罷了。這夏天的冰塊雖說是大價錢,可咱們習武之人冰鎮一碗酸梅湯卻也是小事一樁,斷不會不舍。隻是青書自幼體弱,冰鎮的東西吃多了,怕他身子不適而已。

導演:好!果然一片拳拳愛侄之心……不過,後來為何又?

張鬆溪(一聲歎息):誰教他生來磨人呢?人小鬼大,知道要喝冰鎮的咱們一定不答應,便先是隻說要喝酸梅湯。待廚房做好了給他送去,他又捧來給師叔們享用。又說什麼天氣悶熱,覺得還是冰鎮的更好,隻是這夏季的冰塊難得,未免美中不足,影響了他的一片孝心……

導演(慘不忍睹):明白了!張四俠,你不必再說了!接下來想必就是你哈哈一笑,隨手就把酸梅湯給冰鎮了。結果自己還沒喝兩口,他就仰著頭兩眼亮晶晶地站你跟前,一個勁地問,好喝麼?好喝麼?也不提要求,就看看你,看看酸梅湯;又看看你,看看酸梅湯……這惡意賣萌賣地你心軟了,隨手喂了他幾口。他再如法炮製,等把這碗酸梅湯給張真人和你們武當七俠全送了,他也差不多喝了一大碗!

張鬆溪(苦笑):當晚就拉肚子了!咱們兄弟幾個一通氣才知道……

導演(╮(╯_╰)╭):這西門慶+王婆+潘金蓮+武大郎四位一體的即視感……此時此刻,我實在忍不住要說,Nozuonodiewhyyoutry!

張鬆溪:誰說不是呢!一身聰明勁,全拿來折騰了,還一次比一次厲害!那時我看他實在鬧地不像樣,武當山都快給他折騰禿了,就帶他去學釣魚,也算修身養性。哪知魚沒釣兩回,又迷上了切蚯蚓!

導演:切蚯蚓?

張鬆溪:這蚯蚓說來也奇怪,明明都給切成兩截了,居然還都能活。

導演:蚯蚓,是一種低等環節動物。雖然有頭、有尾、有口腔、腸胃和肛/門,但它的整個身體就像由兩條兩頭尖的管子套在一起組成……

張鬆溪(-_-):導演,這是武當訪談錄,不是科學大講堂吧?

導演(+_+):張四俠,您是有所不知,這生活大不易啊!總菊希望咱們的這次訪談能帶一些富有教育意義的內容,小的人微言輕囊中羞澀,猶如那水中浮萍身不由己……

張鬆溪:要不您繼續講,咱們先告辭了?

導演(爾康手):不!我們還是繼續談你家熊孩子好了!如此說來,宋少俠在幼年時就顯露過他在生物學方麵的天賦?

張鬆溪:咱們這時代,談生物學太過超前了!更何況,青書切厭了蚯蚓又去切蜜蜂,切了蜜蜂切蛐蛐,切了蛐蛐切蜈蚣;橫切不夠要豎切,豎切不行還側切,就為了看它們還能不能活……要不是七弟無意間發覺他幹的好事,我看他就差去捉條蛇來切了!一個豆丁,長得還沒麥子高,怎麼就這麼能折騰呢?師父和咱們兄弟幾個知道這事各個如臨大敵,就怕他是天性殘忍,不懂尊重生命……

導演:唉!天才果然是寂寞的!就憑這刀功,就算當不成生物學家,也能當個大廚麼!果然是武人粗鄙,猶如井底之蛙……說起來,後來呢?

張鬆溪(無力):後來他撿到一隻幼燕……

導演(⊙﹏⊙):切……切……了?

張鬆溪(→→):養起來了,每天親自捉了螞蟻洗幹淨了來喂它,愛得不行!

導演(擦汗):還好!還好!這哪裏是帶孩子,分明是坐雲霄飛車啊!這忽上忽下的,誰受得了?

殷梨亭(猶豫):其實青書雖然鬧一些,但也的確聰明。融陽跟他比起來就呆多了……終究,有得有失啊!

之五:殷梨亭

導演:江湖人稱,武當七俠中殷六俠最是好性,果然名不虛傳啊!殷六俠,你同為人父,若讓你選,你是要融陽這樣的兒子呢?還是要宋少俠這樣的兒子?

殷梨亭:……

導演:對不起,我不該這麼犀利!咱們回到原來的話題,敢問殷六俠,何謂有得有失?

殷梨亭:我記得青書小時候學說話學寫字,從來都不需要教第二遍的。我帶他去過咱們武當的書閣一回,第二回再去,什麼書擺什麼地方,問他就知道,省事地很!

導演:過目不忘、過耳不忘,這個大家都知道。殷六俠,你就不用幫他打廣告了。

殷梨亭:青書生來體弱,上三歲才開始學步,那時我看他扯著大哥的袍角去給他娘上墳,人還沒大哥的袍角高,走路搖搖擺擺像隻小鴨子。大哥跟大嫂感情極好,每回祭奠,大哥都要抱著青書在大嫂的墳頭坐好久,青書小小年紀,從來都不哭不鬧。大哥若是哭了,青書還會幫他擦眼淚,摟著他的脖子要親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