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140 章蘇洵倒戈(2 / 2)

蘇洵一邊說一邊小心翼翼的打量著宇文博律的臉色,要知道狄元澈現在可是宇文博律身邊的紅人,誰敢在皇帝麵前說三道四。

即使是蘇洵,在嚼舌根的時候也必須小心翼翼。

“皇上,恕奴才直言,這些事情會不會與國師大人有關!”

然而蘇洵的話音兒還沒落,宇文博律便重重的揚起了手,一巴掌跟著就揮在了蘇洵的臉上。

“胡說!元澈他不過還是個孩子,哪兒外麵群臣那股子拉幫結派的心性。”

這也就是為什麼宇文博律甘願給他這國師之位,讓他享盡無上尊榮的緣故。

狄元澈還是個孩子,縱使天賦異稟,卻也沒有那麼多勾心鬥角,除此之外,狄元澈在狄家的不受寵也與宇文博律年少時相仿。

這份體恤和榮寵,不僅是因為憐惜狄元澈也是為了憐惜他自己。

蘇洵出口罵了狄元澈,在宇文博律聽來和罵他也沒有什麼兩樣。

像宇文博律這樣的人,當他相信一個人的時候,無論旁人說什麼做什麼,在他聽起來都如同放屁噴糞,自己想的才是真。

見到聖上憤怒,蘇洵連忙跪地請罪。

“皇上息怒,奴才也隻是說說而已。確實是因為那一晚的事情都撞在一起了,巧合真的太多,讓奴才不得不懷疑。國師大人雖然說著去尋藥來搭救宸妃娘娘,可過去了這麼多日子,也沒見他拿出藥來。您寵愛國師大人皆是有目共睹,奴才也是害怕您一葉蔽目,忽略了症結啊。”

蘇洵恭恭敬敬的給宇文博律磕了頭,他這一輩子都用來伺候宇文博律了,對於這個皇帝的忠心,自然是旁人所不能比擬的。

所以此時這一字一句,全都是為了宇文博律考量。

“皇上,那一夜是賢妃娘娘發現國師大人深夜出宮的,您大可以去賢妃娘娘那裏詳細問問,若是一切與國師大人無關便罷,若是有關,為了您的千秋大業,務必要小心謹慎啊。”

“……”

宇文博律久久沒有言語,隻是手指不自然的緊握成拳,緊了又鬆。

“蘇洵,你跟在朕身邊多久了?”

“從皇上登基之時算起,已有十一年了。”蘇洵顫抖著肩膀低聲道,他不敢抬頭去看宇文博律的表情,生怕繼續觸怒了聖心。

宇文博律長歎一口氣,眼底卻仿佛帶著苦笑似的。

“十一年了,真是不少年頭了……若是狄元瑾還活著,她已經在我身邊應該有十五年了……在王府中四年,入宮後十一年,她嫁給我的時候不過十二歲,然而這十五年之中卻依舊是物是人非。”

聽到宇文博律的話,蘇洵抖得更加厲害了。

聖心難辨,這個中言語他很難揣摩得清楚。皇上想要說的意思是什麼呢?

陪在他身邊十五年的結發人狄元瑾最終也隻落得慘死的下場,更不要說他這個隻是伺候了他十一年的狗奴才?

想到這裏,蘇洵的心跳便更加迅速了。

帝王之心,殺伐果決,他剛剛說的話字字句句都是為宇文博律考量,難道聖上真的沒有體察到他的良苦用心嗎?

“皇上,奴才對您忠心耿耿,奴才此身侍奉於您,絕無二心啊。”

宇文博律的神色看上去冷漠,可是那冷漠中似是而非的又夾雜些異樣。

他輕輕握住了蘇洵的肩膀,彎下腰去看他。

那副表情雖然依舊如常,可是眉宇間著實多了幾絲疑慮。

“蘇洵,你對朕的忠心朕自然是能感覺得到的。仔細想來,那一晚的事情賢妃也並沒有說清楚,確實有很多疑點不假。”

蘇洵不敢說話,隻是微微抬頭望著宇文博律,等待他說出下文來。

“朕現在就要去賢妃那兒問個清楚,如果元澈確實行為有失,朕自然會詳查,如若元澈沒有過失,侮辱國師的言語再也不不許提起,否則就算是你,朕也會直接取了腦袋丟出宮去!”

“是,皇上。奴才也隻是希望您可以將事情弄清楚,絕無其他意思。”

宇文博律合了合眼睛,雙手背在身後,臉上的表情卻是隻有帝王才會有的果決。

今日,不過是蘇洵提點了些蛛絲馬跡,雖然他嘴上說著不相信狄元澈會背叛他,可是心中卻還是起疑了,否則也不會在這個節骨眼兒上直接要去賢妃那裏問個究竟。

宇文博律猛地一抬手,道,“去傳轎攆,朕要立刻去延熙宮見賢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