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青春,我的愛情在流浪【二十】(2 / 3)

“是的,我理解,也明白目前確實弊端很大,可是終究不是你我所能改變的,憤恨也無濟於事,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既然看到這樣的不足所在,就不要被那弊端所累,就應該好好地武裝自己,真正對得起大學生這個稱號也就可以了”

“是啊,‘大學生,大學生,大學上’我都快忘了自己還是個大學生,這是怎樣的悲哀啊!”

“那你果真就這樣大四結束了就步入社會這所大學?”藍憶還是想可定的知道他的答案和方向。

“是的,該走了,是該離開十幾年的學習生涯了,我也真的累了,真不知道,這麼幾年來拚命的讀書是為了什麼,為了自己,為了父母還是因為是身上的一種責任使然?這一切,我一直在反反複複地叩問過自己,可是從未能明確的得到答案,或許這將會很久很久以後才會想明白,亦或許這將永遠也沒有答案。”

“但是,你如果不參加司法考試,沒有司法資格證,你無法選擇你想要的工作啊”

“恩,如果沒有那證書,這大學四年也就等於白混了,出去什麼也幹不了,別人也不要你。我想過了,我想我不會從事與我專業相關的工作,說心裏話,法學專業類的工作我不喜歡,或則甚至說是討厭,厭恨,就像我對這考試製度的憤恨一樣,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這學期以來,其他同學早已紛紛準備了,可我一直遲遲未動,也就是這個原因,我在權衡我到底要何去何從,之前一直沒能的出個明晰的答案,可是,今天你提及了,說著說著,我似乎明白了我內心的所想,我想我必須要遵從我的心聲,不再像以前沒有任何主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應該是走內心所想要路,雖然這樣充滿了風險和未知性,可是人這一生總得勇敢地去嚐試吧?我始終相信:“一個人如果遵照他的內心去活著,他要麼成為一個瘋子,要麼成為一個傳奇。”我不去在乎結果會怎樣,隻想瀟瀟灑灑地走過自己的人生,現在回想起來,以前的時光都是那般愚蠢,因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慕雨把內心所有的想法都一股腦地吐露了出來。

“你說的很在理,如果內心真的明白了,那也就沒什麼可怕的了,既然你說未必從事和專業有關的工作,那是...?要走文學這條路——創作?”

“到底是什麼路,其實真的很難說,這一生很多的路,我們都是在經過了一次次的嚐試一次次的失敗之後又一次次的嚐試,才會明白到底什麼樣的路才適合自己,什麼樣的路是自己想要的,你說的是,我曾經一開始就想過要走文學創作之路,可後來發現很多時候創作會遇到太多的瓶頸,遇到了瓶頸將一個字也吐不出來,況且,文學需要敏銳的洞察力和奇特的思維、深厚的文學功底以及嫻熟的文字能力等等,沒有自己獨特的一麵是很難在文學領域裏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的,你看看世界上有多少人在搞文學創作,可是又有幾人是能被世人熟知的,都在默默無聞地走過了自己的一生,他們的作品又有幾個人知曉,他們的思想能被幾人理解,文學最大的目的不就是寫自己的思想,讓世人所了解嗎?可是太難太難,多少作家都庸庸碌碌地離開了這個世界。於是,我嚐試過放棄文學這條路,嚐試著像世人一般去世俗,灌輸於自己像他人一樣的名、利、權的意識,可是我怎麼努力的去改變,始終適應不了,因為從心底根本的排斥,如何去接近?如果自己這樣去活著,那可是真真正正的行屍走肉,這是在折磨自己,自己不屬於這個領域裏,慢慢地發現自己需要的是一種無拘無束的思想,一種安逸的環境,沒有爾虞我詐,而最後回過頭來才發現,自己真的可以走創作這條路,做個自由的作者,同時也做個自由的行者,讓身心都在路上,永遠在路上,我不再去在意要自己的思想是否被別人所理解、讚同。其實人這一生,他人對自己無論是肯定也好否定也罷,那都是不重要的,生活是自己的,為什麼要去在意那麼多,活在別人眼光的世界裏呢?寫自己喜歡的文字,走自己喜歡了路就好,因為人生太過短暫,我們沒有時間去在意別人的看法,也來不及去太多的嚐試,如果曾經嚐試過了,現在回來了就應該明白了!”雖說他們彼此是最好的知己,可謂無話不說,可是這些內心裏的東西還真不曾提起過,或許因為這些都隻是內心深處積蓄醞釀著的,平時也就是淩亂的思緒,並沒有成形的思維,今天說出來了,也就像那含苞待放的花兒在一場細雨過後就開出了鮮豔的花朵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