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青春,我的愛情在流浪【十】(2 / 3)

‘持杯遙勸天邊月。願月圓無缺。持杯複更勸花枝。且願花枝長在、莫離披。

持杯月下花前醉。休問榮枯事。此歡能有幾人知。對酒逢花不飲、待何時’。

詞人一手持杯,抬頭仰望皓月當空,如此月色,思緒頗多,蘇老這一生官場失意顛沛流離,內心的苦楚隻怕無人可解呀,抬頭府首間盡感思緒無限!也罷,對酒當歌,舉杯邀明月,他抬望則向明月勸酒,府首便向花兒勸酒,他希望月兒常圓莫為圓缺,花兒常在莫離花枝,願人世祥和美滿一切安好,而下闕則暗暗地透露出了坎坷榮辱世事多變的人生路,但是,縱是如此,蘇老還是大放豪詞,深感人生苦短,莫為愁苦荒廢了這美好的時光,大有’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之豪情!而且願在花前醉,宋以後的明代畫家文學家的唐伯虎也有著驚人相似的情感,唐伯虎高歌到“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隻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隻是幾人能真正明白這樣的情感呢?即便蘇老在詞的開頭寄予了月圓花常在的美好願望,可是那是不可能的,月有陰晴圓缺,花會春去凋零,隻是我們能做的就是珍惜好眼前的時光美景,’對酒逢花不飲、待何時?我認為這首詞對我們在座的每位同學都很有啟發意義,我想我們的生活就應如蘇老在這裏闡發的思想一樣,換言之,我們對待我們身邊的人更應該如此,放之愛情的領域裏,是否我們也應該珍惜好眼前的時光,眼前的她呢?好的,老師這是我個人的看法,還望老師予以指正,謝謝!”

講完頓時掌聲濤濤經久不息,在場的每位同學僅直不敢相信,這哪是學生分析的,比老師講的還要精彩還要美味,把一首詞給解析的如此透徹、哲理確實不簡單啊,在場的所有女同學都在竊竊私語,半天都沒安靜下來,老師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也驚訝於這同學能這般分析,實屬難得。

“嗯,非常好,這位同學分析的是啊,我們作文學的就是要有飛翔的思緒,看他人佳作要能再現作者當時的情感,於一草一木中見真情才能真正讀懂作者當時的情感,當然,這首詞我若先將創作背景告訴你們的話,我相信你們能看得更深。其次,自己創作則首先要有天馬行空不拘泥於形式的束縛,唯有先打破那些條條框框的束縛我們的思想才能飛翔才能有創作的靈感,然後在在後期的不斷創作與休正中慢慢的把文學創作上的基本形式運用上來,唯有這樣,你們才能在文學領域裏會有自己獨特的天地,而非千篇一律沒有一絲的新意和生命的氣息!”

老師的點評,讓慕雨很受用,他感覺這老師說的太在理了,尤其在創作上,確實首先得有天馬行空的思想,否則死水一灘什麼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