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吳兆龍 (1 / 1)

我的中篇報告文學《添磚加瓦繪明天》一文被《中國世紀夢》大型珍藏文獻叢書所錄用,應邀參加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該書首發式及研討會。在北京小住的短短幾日內,除了三天會議和部分遊覽參觀外,其餘幾乎都是跟在北京工作的老鄉們相聚,其中就有一位“火爆”京城的老鄉——吳兆龍先生。

吳兆龍先生是“老三界”恢複高考後考上武漢大學的,畢業後分配在北京核工業部工作,之後調往中央電視台。全國家喻戶曉的電視連續劇《紅頂商人》、《雍正王朝》及最近熱播很有反響的《牽手》等,都是他的責任編輯。

一天,好友吳平在北京有名的“燒鵝仔”賓館宴請我及同行的夥伴,吳兆龍先生剛剛從天津參加《牽手》一劇研討會回京,風塵仆仆趕來陪我們共進晚餐。

吳先生為人隨和開朗,一口未改的鄉音帶著濃重的橫石腔,瘦小的個子卻掩飾不了他那特有的文化人的氣質和風度。

吳先生侃侃而談,讓我們也都很放鬆。吃飯間他忽然記起今天是立夏,說:“今日是立夏,我們老鄉一塊過節,真是好機會。”接著他又對他的女兒說:“在我們家鄉,立夏這個節氣有個說法,吃筍能健骨骼,吃草莓能亮眼睛。”他十五歲的女兒風趣地說:“那吃什麼東西能更聰明呢?”讓我們忍俊不禁。

可以看出吳先生忘不了家鄉的許多東西,從他閃爍的眼神能看出他對遠方故鄉的思念和牽掛。

吳先生還特意放下手中的工作,抽了半天時間帶我和同伴參觀了中央電視台。他邊帶我們參觀各個演播廳,邊為我們講解。到少兒節目演播廳,隻見正在錄製兒童節目“大風車”,他親自為我們拍照留念。在春節晚會的演播廳,吳先生一一給我們作了介紹。

參觀後吳先生在台裏的內部餐廳招待我們吃午飯,我們邊吃飯邊聊天,吳先生詢問家鄉的許多人和事,及家鄉的文化經濟等情況。他說他每周都能收到我們通山辦的報紙,能從中了解到家鄉許多新情況,看著分外親切。說起往事,他還為我們講起了他最初寫詩的感受,並情不自禁的為我們讀起他早年寫的記憶深刻的詩。他說他20多歲離開家鄉,對家鄉的感情特別的深,所以總是希望在將來退休後回到老家蓋幢房子,享受家鄉的清新空氣,過一個清靜安逸的晚年。

他跟我們談了許多許多,最後送我們走的時候,希望我們能再次來玩,更希望我們能有所作為。

離開吳先生後,給我最大的感受是,無論你如何生活,無論你在什麼地方,一定要努力,要多讀書,要爭取上進。

1999年5月6日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