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地方自己從出生就在這裏,走過這裏的每一個角落,這樣的小城市,中國有無數個。這樣的小城市,在全國高速發展的浪潮中,像個年邁的老人辛苦的追趕著這種浪潮,吃力而緩慢,大部分的地方從她小時候就保持著那模樣,尤其是市中心以外的地段,比如她現在看到的一條老街,這條老街兩邊全是本地的一些人在開的小雜貨店、小吃店、服飾店。。。以往總會有那麼幾天人山人海,平常也總會有那些上了年紀的人過來逛逛。最近幾年來了幾次,總顯得冷冷清清,因為這裏的人有太多的人像唐風那樣去了其他的城市,去了那些大城市,這大概就是這個城市的最大變化了,就像一個年邁的人被抽走鮮血,越來越失去自己的活力。
萬慧走到一家臨街的小吃店,這家店從有有記憶起就一直在這裏,不管周邊的店如何變化關門,都堅強地坐落在那裏。老板從以前的老頭現在換成了中年大叔,傳承是將這些風味獨特的小吃傳承下去的唯一辦法,大多數這樣的傳統小店,最後都敵不過大浪潮下被踩踏的命運,就像這家店麵的門口貼著的門麵轉讓的字條,蕭條而無奈。
“大姑娘,這裏已經不賣小吃了。”中年大叔說道,搓著兩隻手,屋裏有兩個人在搬東西,他眼裏有莫名的東西在晃動,萬慧看不清是什麼。
“大叔,你們也要走了嗎?”萬慧問道,看那裏麵的東西已經被拆的差不多,那些做小吃的鍋碗瓢盆被隨意地用一個大盆裝著,擁擠不堪,萬慧走過去,有些上麵還有沒有洗掉的油漬,那些大小不一的鍋具堆在這裏,她似乎能聽見那些鍋具在叫喊,“好擠,好擠。。。”
“生意做不下去,現在吃這些的都出去工作了,哎,這個店從我爺爺傳到我這裏,就敗在我手裏了。”大叔歎口氣說道,又開始忙著去裝東西,萬慧站在那裏看了一會兒,緩緩走了出去。
大城市,小城市,在哪裏真的有所謂嗎?也許是有的,她想,但那又如何?萬慧一個人走在路上,這個時節的風吹過來,涼涼的,夾帶著一些濕意,冰冰的,有些冷,萬慧穿了一件黑色的呢子大衣,兩手插進口袋裏。街上沒有多少人,這樣的天氣,人們更願意窩在屋子裏。她沿著記憶將路走了個遍,一直走到腳酸麻的不行,才坐車回家了。
這個中學的招考比想象當中的簡單又複雜,簡單的是那些考題,複雜的是那些程序,對於考試萬慧沒有什麼擔心的,她畢竟也曾經被稱為一個小學霸,雖然那已經是過去式。忙完這些之後,最後自己竟被錄取了,知道消息的那一天沒有什麼特別的心情,談不上高興,當然也不會悲傷,用老爸的一句話,“嗯,你這也算是少年老成,張弛有度了。”兩個成語,萬慧聽見的時候比聽見被錄用的消息還高興,兩個成語好不,老爸這樣的人誇人不容易,用兩個成語誇人更不容易。那天萬慧爸親自下廚做了一頓豐盛的晚餐慶祝,倒是萬慧媽不太樂意,在她看來,雖然女孩子沒有必要去大城市拚,但是也沒有必要去偏遠的小山區受苦。直到萬慧重複幾遍一定會好好照顧自己才嘟嚷了幾句不說話了。年關將近,她有很多事情要操勞,所以也就漸漸隨著萬慧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