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有趣的家庭,”別洛庫羅夫說,“好吧,我們哪天去看看她們。她們會歡迎您的。”
一個節日的午後,我們想起了沃爾恰尼諾夫一家人,便動身到舍爾科夫卡去看望她們。母親和兩個女兒都在家。母親葉卡捷琳娜·帕夫洛夫娜當初想必是個美人兒,不過現在身體虛胖,顯得比實際年齡要大,還害著哮喘病。她神色憂鬱,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為了引起我的興趣,盡量談些繪畫方麵的話題。她從女兒那裏得知,我可能會去舍爾科夫卡,她倉促間想起了在莫斯科的畫展上曾見過我的兩幅風景畫。現在她就問我,在這些畫裏我想表現什麼。莉季婭,家裏人都叫她麗達,大部分時間在跟別洛庫羅夫交談,很少跟我說話。她神態嚴肅,不苟言笑,問他為什麼不到地方自治機關任職,為什麼他至今一次也沒有參加過地方自治會的會議。
“這樣不好,彼得·彼得羅維奇,”她責備說,“不好。該慚愧啊。”
“說得對,麗達說得對,”母親附和道,“這樣不好。”
“我們全縣都掌握在巴拉金的手裏,”麗達轉向我接著說,“他本人是縣地方自治局執行委員會主席,他把縣裏的所有職位都分給了他的那些侄兒和女婿,自己一意孤行,為所欲為。應當鬥爭才是。青年人應當組成強有力的派別,可是您看到了,我們這兒的青年人是怎麼樣的。該慚愧啊,彼得·彼得羅維奇!”
大家談論地方自治局的時候,妹妹任妮亞一直默不作聲。她向來不參加嚴肅的談話。家裏人還不把她當作大人看待,由於她小,大家叫她蜜修斯,這是因為她小時候稱呼她的家庭女教師為蜜斯的緣故。她一直好奇地望著我,當我翻看照相本時,她不時為我說明:“這是叔叔……這是教父”,還用纖細的手指點著相片。這時她像孩子般把肩頭貼著我,我便在近處看到她那柔弱的尚未發育的胸脯,消瘦的肩膀,發辮和緊束著腰帶的苗條的身子。
我們玩槌球,打網球,在花園裏散步,喝茶,然後在晚餐時消磨了很長時間。在住慣了又大又空的圓柱大廳之後,來到這幢不大卻很舒適的房子裏一時還有點不適應。這裏的四壁沒有粗劣的石版畫,這裏對仆人以“您”相稱,這裏因為有了麗達和蜜修斯一切都顯得年輕而純潔,到處都呈現出上流社會的氛圍。晚餐桌上,麗達又跟別洛庫羅夫談起縣地方自治局、布拉金和學校圖書館的話題。這是一位富有朝氣的、真誠的、有主見的姑娘,聽她講話很有意思,盡管她說得大多,聲音響亮——這大概是她講課養成的習慣。可是我的那位彼得·彼得羅維奇,從上大學起,就有個把話題引向爭論的習慣,而且講起話來枯燥無味、拖遝冗長,總想炫耀自己是個有頭腦的進步人士。他做手勢的時候,袖子帶翻了一碗調味汁,弄得桌布上一灘油漬,可是除了我,好像誰也沒有看見。
我們動身回去的時候,天色已黑,四下裏一片寂靜。
“良好的教養不在於你不弄翻調味汁、弄髒桌布,而在於別人弄翻了你隻當沒看見,”別洛庫羅夫說完歎了一口氣,“是啊,這是個極好的、有教養的家庭。我跟這些高尚的人很少聯係了,真是很少聯係了!成天忙忙碌碌!忙忙碌碌!”
他講到,如果你想把農業經營得極好,就必須付出許多辛勞。而我卻想:他這人多麼遲鈍、懶散!每當他談起什麼正經事,就故意拖長聲調,哎呀哎的,幹起事來,跟說話一樣——慢慢騰騰,總是拖拖拉拉,錯過了期限。我對他的辦事認真已經不大信服,因為我曾托他去郵局發幾封信,才知他一連幾個星期把信揣在自己的口袋裏。
“最難以忍受的是,”他跟我並排走著,嘟噥道,“最難以忍受的是,你辛辛苦苦地工作,卻得不到任何人的同情。一絲一毫的同情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