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九十章 玄機密布(2 / 2)

“陛下。”

皇上打量郕王幾眼,“郕王,你曾說朕或許不知越王心意如何,若草草殺了喜寧,越王未必領情。此言何意?”

郕王茫然翻了會白眼,而後一個勁地撓頭,“呃······臣說過這樣的話麼?臣為何不記得了?”

“你總是這樣,方說過的話轉眼便忘得幹幹淨淨,何時才能長點心?哼,胡鬧!”皇上嘴上訓斥得甚是嚴厲,麵上卻是風輕雲淡。

郕王嘿嘿直笑,一副欣然而受的樣子。

皇上突然想起了兵部侍郎出缺一事,朝中重臣廷推時罕見地列上了素來不受他們待見的於謙的名字,且把於謙排在第一位,列為第一人選,而王振也在轉彎抹角地替於謙說好話,瞧這架勢,讓於謙複職、回京出任兵部右侍郎儼然勢在必行!可是,昨日皇太後的一番話還是在他腦中留下了些許的印記,這讓他今日與郕王相處時不再像往日那麼自在了。

“郕王,於謙已奉旨入京,不久後將複任兵部右侍郎一職。朕聽說你曾為於謙說過好話,此事當真?”

郕王再次撓頭,“哦,此事臣倒還記得。數年前於謙違製入京,被人彈劾入獄,臣聽說於謙廉潔儉樸,一向愛民,故而所經之處,老百姓對他的評價極高。當時臣就想啊,於謙怎麼會入獄呢?莫非這是訛傳?臣差人外出打探此事,可那些九卿根本就不搭理臣派去的人,後來聽說於謙出獄,臣便不再過問此事了。”

皇上靜靜注視郕王,“你閑著也是閑著,不妨隨朕去見見於謙。”

·······

雍肅殿內,於謙陛見之後,皇上並未準其告退。皇上蹙眉,似在思慮著什麼,郕王立在於謙身側稍稍靠前的地方,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

“於謙,你對朝中的隱忍之策頗有非議,今日不妨仔細說給朕聽聽。”皇上顧盼一番,突然道。

於謙躬身,堂堂儀表配上典雅的禮儀,把個一代名士的非凡氣韻揮灑到了極致。“啟稟陛下,臣並非在非議隱忍之策本身,臣以為,麵對瓦剌的步步緊逼,大明的隱忍必定無效,瓦剌人早有深圖我大明之心,他們不是傻子,絕不會坐視大明緩過勁來,而會選在大明最虛弱的時候乘隙而入。何況明君聖主選擇隱忍時,無不銳意革除時弊,修內政以舉外事,對外敵隻是暫取守勢而已,從不以財力相輸,弱己而資敵!”

於謙一開口卻是直言不諱,失了往日裏含蓄、內斂的儒士風範。

這個於謙,剛剛奉旨回京,竟不知道討好討好皇上!郕王不禁暗中嘀咕起來。

皇上目中一寒,“何為明君聖主?”

於謙沉吟良久,抬眼正視皇上,“明君聖主有舍我其誰的擔當,把麻煩留給自己,把安逸留給子孫後代。”

皇上上身前傾,“你是說朕在貽患於後世?”

於謙跪地,“臣子豈敢妄議君父!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臣隻記得宋之君臣一忍再忍,不爭失地,不複故土,不過是在苟安而已!”

這個於謙還真敢說話!郕王心中一動,覺得朝中是該有人出麵講講實話了,總是粉飾太平,當然會貽禍後世!隻是於謙的直言必惹得天子不快,自己得趕緊想個法子圓場,否則皇上肯定下不來台!

郕王抬起頭,忽然發現皇上正緊緊盯著自己,腦中頓時閃過一道疑惑,立馬換了一副忿然的麵孔,“陛下,此人大膽,出言無狀,該受廷杖!”

皇上卻是臉色一緩,淡然搖搖頭,“於謙,你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