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寧安全局安插在青島的情報人員們及時地得知了這一消息,已經升任安全局局長的原特戰部隊的李晉卿隊長接到上報後,暴跳如雷,親自調集5百名特戰部隊官兵,乘坐“鷹”式軍用運輸機從北京南口基地緊急起飛,僅用1小時40分鍾就飛臨青島上空,然後空降著陸,毫不留情地擊斃了數十名正在安放炸藥、準備實施爆破的德軍工兵,並將全部的青島德方政府官員看押起來,逼迫其下令所有德軍交出武器,就地等候處置。與此同時,包圍膠州灣的北寧陸軍裝甲機械化部隊的數百輛“虎”式和“豹”式裝甲戰車高速突進,彙成一股股鋼鐵洪流,閃電般地占領了膠州灣,把青島市各類重要軍、民用設施全部保護了起來,然後將全部德國駐軍驅趕至青島港碼頭,用數十輛裝甲戰車圍成了一個巨大的鋼鐵圓環將這些德軍看管起來。如此,本來可以象英國人那樣很有尊嚴地離開山東的德軍全部變成了北寧軍方的俘虜,而做為俘虜,能夠活著回國就很幸運了,還想帶著東西走?哪有這個道理!於是,全部德軍在北寧軍隊虎視眈眈的監視下,人人淨身登上中立國的船隻——幾艘西班牙商船,狼狽地“滾”出了山東,連本來被允許運送這些德國軍民而一起回國的所有德方軍艦和商船也全部被北寧軍方沒收。而剩下的那些德國僑民們,北寧政府並沒有為難他們,讓他們自行選擇離開還是留下,北寧政府不予幹涉。
德國人在亞洲實施的殖民舉措才剛剛有了些成果就被北寧軍方給扼殺了,這一來是因為鞭長莫及,二來德國也確實是沒有象英國那樣的可以依托本國遍布全球的殖民地體係的支持在全球任一海區作戰並戰而勝之的強大海軍,隻能麵對現實。而現實就是德國在歐洲,歐洲才是德國強大無比的陸軍展示實力的舞台,而其相對弱小的海軍隻夠去就近的非洲攫取些利益。亞洲,亞洲除去世界級的強國——日本不說,沒有被歐洲強國全部瓜分的國家也就隻剩大清帝國了,可德國人卻被北寧軍隊趕出了大清帝國,再去亞洲能做什麼呢?再去挨打麼?
收回了山東後,渤海就成為大清帝國真正的內海,京津要害地區就被很好的屏護起來,而北寧海軍也獲得了威海衛和青島這兩個位於黃海沿岸、設施完好的優良軍港,與東麵朝鮮半島上的北寧駐軍一起,進一步實現了對黃海這片渤海的外海的有效控製,大大增加了京津要害地區的海上防禦縱深,也為北寧軍方準備在不久的將來繼續向大清帝國黃河以南各省、東南沿海各省以及東海、南海方向實施“清傷”行動打下了堅實基礎。
但北方還有事情要做,曾經是大清帝國東北濱海邊疆區最理想海防屏障的庫頁島還被俄、日兩國占據著,而康凡就將下一個要收複的目標鎖定為這個島。隻有收複了這個島,大清帝國整個東北濱海邊疆區的安全才會有保障,也就打開了進入太平洋的通道。而在東北濱海邊疆區的安全有了保障之後,北寧軍方才能騰出手來向南進軍。
在對外敵作戰的同時,北寧政府在控製國內局勢方麵的工作絲毫沒有放鬆。穩定了北寧轄區區內社會的穩定就可以說是穩定了大清帝國的北方省份,而大清帝國的北方省份得到穩定,就可以有效震懾南方各省,逐漸對南方各省施加強力影響,在北寧政府目前已經得到大多數大清國民認可的條件下,控製南方各省的戰略也就更容易實現。更重要的一點是:北寧政府所有的政策、舉措和行動都是得到大清朝廷批準的,也可以說是在執行大清朝廷的旨意或是可以理解為在維護整個大清帝國以及全體大清國民的利益,是名正言順的“國家”行為。北寧政府代表著大清政府而不是北寧政府自己,並不是容易招致國民反感的“地方”主義。這種狀況,國民更樂意接受。
北寧安全局的情報機構和特戰部隊在廣大內衛部隊官兵的支援下,在與國內外各類反動勢力多年的鬥爭過程中,積累了經驗,錘煉了自身,在維護社會穩定這方麵已經相當老道。他們的觸角遍布國內各處,處置了不計其數的民族分裂分子、西方間諜、貪官汙吏、土匪惡霸、暴亂分子等等,更是在與西方列強以及日本、美國等的對外情報戰中威名遠播,並在穩定朝鮮半島局勢的行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