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04年底,山西和黑龍江兩地的主要基礎工業產品如煤炭、原油、粗鋼、橡膠、水泥、發電量等已經躍居亞洲第一,把亞洲最強的工業國--日本遠遠的甩在了身後,更是在基礎設施建設、工農業生產力、民眾生活水平、文化教育、科技實力、政府執行力等各個方麵全麵趕上西方列強。其政治、經濟、軍事影響力已經遍布大清帝國北方的幾個主要省份,再也沒有哪個世界強權敢小看山西和黑龍江了,他們不得不考慮應以何種態度去麵對這股新崛起的大清帝國地方勢力,而美國在這件事上率先為他們做了個好榜樣:那就是和平共處、友好合作、相互獲利。誰都明白,再象以往那樣僅憑一、兩個國家的單薄武力就敢向大清帝國榨取好處已經是個瘋狂透頂的想法,因為這股新勢力軍隊的強大戰鬥力已經初露端倪,而他們那些隱藏著的科技實力隻會更為可怕,更何況他的背後還站立著一個盡管已顯頹勢但仍然算是個超大的帝國--大清。如此而為的話,其發展潛力實是非同小可。隻要他們願意,想攫取大清帝國整個北方地區的統治權已是很現實的事。因此,從自身利益來考量,隻有兩種態度可供選擇:要麼接受,放棄自身部分在大清帝國境內的既得利益;要麼趁其還未過分強大而予以扼殺。這恐怕是當前擺在世界強權麵前的一個最感頭痛的選擇。但一山不容二虎,利益的爭奪終究要表麵化,到那時,必然要有一個結果的。
對康凡他們來講,要避免被世界強權所扼殺,讓各個強權不得不采取接受的態度,實現自身的強勢崛起就是唯一的出路。而要實現強勢崛起,挑戰甚至擊敗若幹個當代世界強權就是康凡他們必須要做到的,即將爆發的日俄戰爭就為此提供了最佳機會。
鍾漢強、梅香和梅香的同學們都明白這場戰爭的殘酷性和蘊含的意義,這幾年來都在各自工作崗位上隻爭朝夕的辛苦工作著。在他們的感召下,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因此而取得的成績也是巨大的。這不但為康凡能夠專心於自己的軍隊建設工作創造了良好的外在條件,也為打贏這場戰爭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但他們對康凡的擔憂也隨著戰爭的臨近而加深,因為同來的這些人中,隻有康凡一個人是戰爭的親身參與者,而其他人隻是在後方工作,即使再辛苦十倍也沒有康凡麵對的危險多,這就是梅香總感覺老天對康凡不公平的地方。
分別駐紮在晉北、晉中和晉南的晉軍常備軍部隊通過無線電通訊網絡同時接到了康凡的電令後,一周之內就完成了集結,陸續開拔,大部分部隊已經在前幾個月內各自分批開赴黑龍江指定地域。康凡和警衛營、安全局的特戰部隊、參謀部的部分人員是最後一批開拔的部隊。鍾漢強、梅香與賀水秀都來送行。梅香的同學們雖有耳聞,但都不知道具體的行動目的和行動時間,出於保密的原因,他們也沒有刻意詢問,因此這次沒能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