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我和你一起去見慈禧太後(2 / 3)

“是有些難聽,不如妻子好。”梅香笑道。

康凡沒再接話,把飯菜小心地放好,“趁熱吃吧,我跟兄弟們啃野豬去。”

梅香拉住他,“康凡我想聽你稱呼我一聲‘妻子’。”

康凡微笑,“等我娶了你之後我會天天這樣稱呼你的。”

“可我們回不到那個時代了康凡,你就一輩子都不這樣認可我了?”梅香問道。

康凡的目光變得堅定,一字一頓地說道:“我們一定能回去,我們必須回去,要不我無法向你們的父母交代…那樣的話,我就是千古罪人。”

梅香不再和他爭辯,低頭默默地吃飯。康凡和情報人員們一起吃了野豬肉,便吩咐他們回帳篷休息,自己獨自在暗夜中站了一班崗。幾名情報人員半夜睡起後前來換崗,他才鑽進梅香的車裏,準備睡覺。梅香因為睡了一路,此刻已沒有睡意,正打著手電筒給康凡織毛衣。見他進來,便往旁邊挪了挪,好讓他盡量寬敞地睡覺。康凡挨著梅香躺下,一同蓋了棉大衣。棉大衣裏暖暖的、香香的,康凡很快就睡去。

後半夜,站崗的情報人員們和一群野狼幹了一場,擊退了狼群對戰馬的騷擾。這一戰本不值一提,但讓大家都沒了睡意,於是就收拾行裝摸黑前進了。梅香不知什麼時候又睡著了,毛衣扔在一邊。康凡抽出被她緊抱在懷裏的一支胳膊,起身駕車。

天亮了,陽光燦爛,曠野上的晨霧慢慢消散。一路急行,離京城越來越近,官道上的行人逐漸多了起來,遠遠近近的出現了一個個的村落和市鎮,熱鬧的氣氛吸引了梅香,她從車廂裏鑽出來,坐在康凡旁邊,心情舒暢的看著周圍的景致。清涼的春風吹起她的秀發,幾根發絲拂在康凡臉上,癢癢的。

“阿道夫和赤兔來了就全了。”梅香說道,“你我不在家,它們自己到處跑,同學們肯定要把它們喂得肥粗老胖了。”

康凡說道:“那樣也好,我就批準它們從軍中退役,專職看家。”

“最好你也退役,在家陪我,我也會把你喂得胖胖的。”梅香說道。

康凡沉默了。梅香感覺到他的心在顫抖:對於這個有著遠大抱負的熱血青年而言,在這樣一個時代,要讓他老老實實地去做一個碌碌無為的平民百姓的話還不如殺了他。盡管梅香很清楚這一點,但總是忍不住想表達自己內心的願望。她知道康凡也很想象她所希望的那樣去生活,可他畢竟是個男人,更是個軍人,那種與生俱來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驅使他不得不去做一些事,為國、為家、為別人或是為自己。

車隊進了京城,即刻便有宮中侍衛前來接應。情報人員們被安排在驛站歇腳,康凡和梅香直接進宮拜見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

慈禧其實對梅香很是喜歡,一是因她儀態萬方、五官嬌美;二是醫術高超、精熟英文,可謂才貌雙全。因此才有意留她在宮中侍侯,跟榮祿的情緒沒有任何關係,是康凡多心了。但沒想到梅香竟無視宮中優越生活,以命相抗,執意要跟隨康凡回寧武,卻是慈禧未曾料到的,心裏便有些堵。此次進宮,經光緒從中斡旋,康凡和梅香才有機會共同與慈禧謀麵,才知曉個中原委,也打消了二人心中顧慮。

慈禧經梅香悉心診治後,感覺良好,便在寢宮接見了梅香和康凡,因此說話也很是和藹,全無太後之威嚴。聽完光緒的介紹後,她對康凡來了興趣。

“汝既是如此能力超凡之人可對朝廷近日所議變法有何看法?”慈禧問道。

康凡是第一次見到慈禧太後,心內不禁感慨:這位曆經大清同治、光緒兩個皇朝的女強人,褒貶不說,光是能登上中國最高決策者之位並且穩定江山社稷將近半個世紀的功績就夠曆史大書特書了。如果自己沒有記錯的話,慈禧太後應是位63歲的老女人了,除了衣著華貴之外,康凡沒有看出她有什麼異於常人之處。

梅香見他好半天不說話,偷偷地拽了拽他的衣袖。康凡會意,急忙說道:“下官認為:變法之事,其意甚好,謀國家之富強、社稷之穩固、民眾之福祉,實該推崇。然吾大清國民承襲數千年中土文化之沉澱,突施西洋之國策,恐從上至下,俱無法適應。一俟推行變法受阻,恐致政局動蕩,民心不穩。須假以時日,以西洋之策為參照,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溶中土文化之精髓,合謀適宜之策。而不應照本宣科,一味效仿,好壞皆受。國有國情、家有家法,各有不同,取彼之皮貼吾之肉之舉萬萬不可行之。故變法之事不可急於求成,欲速則不達。當循序漸進、深謀遠慮、慎重而為。”

慈禧聽完不禁讚許地點頭,問道:“那以汝之見呢?”

康凡說道:“下官認為:大清地大物博,具備發展強大經濟之優越條件,然近代科技落後西方列強甚巨,農、工、商等發展因而滯後,國民生活水準與西方列強之國民相比不可同日而語,營養不良之民眾比比皆是。溫飽問題尚未解決,其它無從談起。

農業為立國之本,工業為強國之本。吾數千年來,向以農業立國,然始終未改靠天吃飯之老套,如遇天災,饑民群集,更成內亂之主因。當前之計應首先大力發展農業,強製推行鼓勵耕種之惠農政策,提倡采用新式農作物種子、化肥、農藥、農業機械,推廣先進之耕作種植科技,興建抗旱、抗澇之農田水利設施,創立服務於農業之工業企業、交通設施等。如糧棉富足,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等自會興盛。農業得以興盛,工業之發展便具可靠之依托,興盛亦在情理之中。工業之興盛,新式軍備之自製便是信手拈來,服務於工業之金融、醫療、教育、商業等亦會興盛,此為循序漸進、環環相扣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