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武府的發展已經開始給山西各地帶來繁榮跡象,這一點胡聘之是很清楚的。但在這個亂世,這種良好的發展勢頭究竟能維持多久,連這位當紅的巡撫大人都不敢輕易下結論。如何能夠維持一個長期的、穩定的社會環境,使目前這種良好的發展趨勢延續盡可能長的時間就隻能依靠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來實現了。而康凡準備自行籌集資金組建軍隊的事情傳到他的耳中後,胡聘之便決定出麵幹預。
胡聘之很明白當朝形勢:在直隸地區,一些朝中重臣奉旨編練的武毅軍、甘軍、毅軍等新式陸軍已有不下6萬之眾,這其中就包括榮祿親自統率的南苑駐軍1萬多人。目前,朝中保守派和維新派的爭鬥是愈演愈烈,西方列強也是各懷鬼胎,瓜分中國之意已是路人皆知,內外形勢極其惡劣。在這種形勢下,山西如果能夠擁有一支強大的地方武裝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一方麵能增加山西在朝廷中參政議政的分量,在內部爭鬥和抵禦外部侵略時都有仰仗之兵;另一方麵是自己已年過花甲,仕途不久矣。難得有康凡這樣的一位在品行、能力等各方麵都極其出色的年輕人來幫助治理山西,應是再好不過的事。所以,胡聘之經過深思熟慮後,力排眾議,做出一個重大決定:任命康凡為步軍統領兼教官,組建一支新式軍隊,並在省內籌集了部分軍費撥付給康凡,以做啟動之資。
胡聘之是當朝少數幾個文官、武職全兼的地方大吏,集巡撫和提督於一身,手握山西的全部軍政大權。他授予康凡的這個步軍統領的身份從性質上來講應是一個正三品的武官--參將,職位又提高了兩級,已經是相當了得了。但從影響上來講,要比康凡原來的那個由光緒皇帝親命的正四品都司要小一些。
康凡當然樂意接受這項任務,立即投入工作。首先就是公開從社會上高薪招聘專業技術人才,比如留學海外的中國留學生、資深的國內學者和西方人士等,增強清盛營在專業文化知識和軍事理論教育方麵的實力,擴充情報、狙擊、偵察、通訊、工程、醫療、後勤等專業培訓實力。而縣城醫院儲備的醫生和護士等有一部分被抽調到清盛營,接受再培訓,使他們成為第一批專業軍醫和救護兵。再就是麵向全國招考軍校生,錄取後進入清盛營享受公費教育,畢業後就成為新軍的基層軍官。隻是由於清盛營的擴建改造工程正在進行,在竣工前,大家就隻能在臨時安置點做自己的事了,條件有些艱苦。
設在縣城醫院的招兵處開始工作後,報名參軍的人員紛至遝來。這些人員在通過了醫院的正規身體檢查和清盛營教官們的初步審核後,其個人信息如姓名、性別、年齡、身高、體重、籍貫、血型等和隨後拍攝的本人免冠照片等將被錄入個人檔案,集中安置在清盛營旁邊的臨時宿營地。清盛營的醫療所將會組織他們進行個人衛生清理程序,例如:新軍必須剪掉發辮,統一剃成短平頭;自己穿來的衣服要燒掉;洗澡後換著軍需部門統一發放的軍服等等。
騎兵團裏那些原來的藍妖隊員們由於受康凡的熏陶,不用康凡講明,自發地或先或後地效仿康凡,都剃成了一樣的短平頭。這對他們這些生活在當代的人來講絕對是個了不起的舉動!也從一個側麵體現出了這些官兵們一個最優秀的品質:容易接受新的、好的事物,不墨守陳規。但山西各地駐軍和從外省報名參軍的人員等在執行上述這些程序時就很困難了,公然反對者比比皆是,其中不乏反應過激者,因此而退出者為數著實不少。後來,康凡做出妥協:一線駐軍必須遵照執行,內衛部隊不予明確要求,隨個人意願行事,此事才告平息。
山西省內駐紮的綠營、八旗兵、地方團練等武裝力量總數有十幾萬人,兵員數量可謂充足,雖然良莠不齊,但從中挑選出一定數量的文化、軍事素質都能滿足要求的優秀人員還是有保證的。同時,麵向全國征召優秀軍人,說白了就是挖牆腳,從國內搜羅堪用之人。
清盛營的擴建改造工程也在抓緊進行,計劃在入冬前招兵工作結束後完工,正式投入使用。由於寧武府的工業體係還沒有建成,暫時還無法生產新式武器裝備,所以決定軍裝仍沿用清軍製式軍裝,武器將繼續采取從國外購買的方式。一線駐軍使用的武器依舊是莫辛-納甘騎槍、毛瑟自動手槍和馬克沁水冷式重機槍,內衛部隊和巡捕房人員則配備柯爾特轉輪手槍和溫徹斯特杠杆式連珠槍。這兩型美國製造的民用槍械雖然威力較小,卻很適合這兩支隊伍執行任務。
將來駐紮於清盛營的新軍其實就是寧武府駐軍,本應該隸屬大同鎮總兵官管轄,而事實上卻是直接接受胡聘之的調遣,應算是省軍區直屬部隊了。但新軍的全部開銷基本上是寧武府自行籌集的,胡聘之做的最大貢獻就是給予了堅定的官方支持,至於軍費方麵隻是象征性的資助罷了。這樣,康凡就實際掌控著新軍軍權,使省內各級官員無不忌憚,對康凡整頓寧武府官場的舉措也就不敢妄自菲薄了。所以,俞好最初的擔心也就煙消雲散,卸下包袱幫著康凡對寧武府官場做了一番徹底的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