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鸞山位於齊國周國邊境,世代與世隔絕,免受人間戰亂之苦,如果說世間真有那麼一處桃源那這裏就是了。
相傳鳳鸞山為千年前上古靈族之地,曆代有神女守護。外界百姓大多聞名,加上數十年來戰爭不斷,民不聊生,百姓都想尋到這處地方安生,但至今無一人找到,隻知鳳鸞山在周齊邊境處。
鳳鸞山腳碧清池,
冬日鳳鸞山腳寒冷至極,漫天大雪,地上一層厚厚的積雪,唯獨這碧清池水,一如往常未曾結冰。山腳,一輛破舊的馬車緩緩駛來,停在池邊。少頃,車中緩緩走下一容貌俊朗、衣著錦衣的男子,看起來挺年輕。這副打扮與他乘坐的那輛破舊的馬車極不相稱。那錦衣男子抱著一小女孩,約莫三歲上下,左臉上有快巴掌大的胎記。男子走下車,用手指輕輕彈了彈衣上好似不存在的灰塵,左顧右盼,見四周沒人,回過頭來輕吐了一口濁氣,朝著碧清池道:“神女可在?在下乃三年前救過神女一命的大齊丞相。神女當初應下了在下一個人情,現可否還此人情?”
錦衣男子見久久沒有回應,又大喊:“三年前神女曾承諾,如果在下需要這個人情時,就到周齊邊境的碧清池尋神女,神女莫非要食言!”
錦衣男子又等了一刻,仍不見有人出現,有些急了,正準備再喊時,一道身影從碧清池後的白霧中緩緩走出,向錦衣男子走來。女子身著淡紫色羅裙,輕紗飄帶,頭綰百合發髻,麵部妝容素雅,再配上此情此景,宛如從雲中走出的仙女,神聖的讓人不忍有任何褻瀆之舉……錦衣男子望著女子發愣,真美!虧我以前還覺得那些胭脂俗粉有多漂亮,真是世間少有。
在錦衣男子發愣之際,紫衣女子已沿著池邊走到了他的麵前,道:“丞相大人,小女子當然還記得當年的一命之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況且這還是救命之恩,既然我對你承諾了一個人情,今日必當竭我所能,請說。”
男子聽到女子的妙音,不由又想感歎了,但想到今日來此的目的,便道出來意:“神女,實不相瞞,在下今日有一請求。”一語畢,將懷裏的小女孩掂了掂,“這是在下大女兒,因生來左臉有一胎記,遭愛美的生母嫌棄,要將她丟掉,隻留下生來眉目清秀的小女兒。再怎麼說這也是在下的親骨肉,怎麼能眼看她自生自滅呢!所以隻能來拜托神女,幫忙撫養!”
錦衣男子說著,跪了下來,麵色愁容的看著紫衣女子。紫衣女子見其此舉,慌忙將錦衣男子扶起:“丞相大人,有什麼站著好好說,別跪呀!我想問問,貴府夫人就這麼狠心,連自己的親骨肉也舍得遺棄嗎?”
錦衣男子站起身來,抹了一把眼角的淚珠,道:“不瞞神女,在下夫人天性愛美,也許是她自己本來就生得美的緣故,當然,對醜陋的東西也厭惡如斯。誰知,蒼天開了一個玩笑,大女兒竟然有一塊又大又醜的胎記!還是在臉上。大女兒如今三歲,她容了她三年。豈料五日前小女兒一出生,就要下人將這大女兒丟掉!在下實在沒發子了,隻好來求助神女,懇請神女答應!”
“丞相大人,原因我已經大致了解了,既然我答應過,這個忙我會幫的,以報當年救命之恩。虎毒不食子!今日丞相大人及夫人棄了自己的女兒,以後,想通了,要求得原諒怕是不易。今天丞相大人來此地還請不要向外人提起,這個人情我就算還了,以後也請丞相大人不要再踏及此處。丞相大人請回吧。”紫衣女子從錦衣男子手中接過那小女孩,揮揮衣袖,轉身走向白霧。錦衣男子看著紫衣女子的背影,輕歎了一下,也轉身走向馬車,馬車踏著雪離開碧清池。
------題外話------
謹以此書,分享給與韻韻一樣愛高長恭這個人物的親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