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不了!看老子給你報這個仇,讓開!”危急時刻,鍾離昧率著五千甲士終於從城頭趕到。
素來喜歡直來直去硬衝猛打的鍾離昧可不會學王博那般列陣防守,而在主將風格的熏陶下同樣習慣了一往無前戰術的五千前鋒甲士,在跟隨鍾離昧向城門處奔來時已經自發的形成了一個以鍾離昧為鋒矢的巨大三角攻擊陣形。
伏虎營的軍士剛剛讓出一條通道,鍾離昧已經勢如猛虎般從城中向著城門狂奔而去。一個以鍾離昧為箭頭的巨大鋒矢陣猶如一支巨大的箭矢狠狠的射向了城門處不斷湧出的秦軍。
“殺!”隨著一聲驚雷般的大吼,鍾離昧手中的長柄巨斧直接將當麵的秦卒劈為兩半。飛濺的血花頓時將鍾離昧染成了一個血人,可是在鮮血的刺激下,鍾離昧卻越發的興奮起來,一人一斧硬是將迎頭相撞的秦軍從中劈開。
當鍾離昧率五千甲士狂野的將秦軍殺的連連後退時,原本對鍾離昧所部五千甲士威脅最大的五百董翳親衛卻因為連番激戰後弩箭用盡,精疲力竭而不得不暫時從城門退回董翳身邊休整了。
少了這五百身手強悍的軍中勇士和五百架威力強大的弩機,秦軍在麵對裝備、戰力都比自己還要強上一籌的烈日軍前鋒甲士隻能是一敗再敗。很快,在勇武非凡的鍾離昧率領下,五千前鋒甲士已經衝進了寬大的城門通道中。
當城外督戰的董翳剛剛收到城中楚軍反擊的消息時,下一刻渾身浴血的鍾離昧已經一人一斧勇不可擋的從城門中直接殺到了城外。
隨著越來越多的精銳烈日軍甲士不斷從城門中湧到城外,看著傷亡慘重的麾下軍伍,文人出身缺乏血勇之氣的董翳還是停下了對東阿城南門的攻勢。
秦軍全線收兵後,還想再追擊一番的鍾離昧也收到了城中急切的鳴金號令。卻是王博怕殺的興起後,鍾離昧一頭紮進秦軍陣中會有什麼不測。
南城之戰在驚險無比的幾番激戰後,終於有驚無險的落幕了。董翳部三萬秦軍折損了近半的兵力,城中鄭君麾下楚軍僅餘萬人,最早衝上城頭的虞子期所部烈日軍精銳傷亡了二千餘眾,再加上損失慘重的伏虎營,這一戰卻是楚軍吃了一個大大的虧。
據城而守卻被敵軍從城頭硬生生的殺進城中,還造成了巨大的傷亡,如果不是烈日軍各部奮勇反擊,隻怕此刻整個南城都已落入秦軍掌握中了。負責南城防禦重任的楚將鄭君此時也是一臉慚愧的麵對著比自己年輕許多的虞子期和王博。
雖然不是什麼出類拔萃的頂尖大將,指揮沉穩、臨陣勇猛還頗有些機變的鄭君其實還是算得上一員值得信賴的將領的。隻是在楚軍兵卒素質低下,裝備又較差的情況下才被董翳的五百親衛仗著精良的弩機一舉突破城牆防線。
等王博將項梁最新的軍令傳達給鄭君後,正在惶惑著剛剛接手南城、東城大任的少君項羽會不會對自己大加指責時,項羽也趕到了南城。
看到剛剛激戰後還未散去的戰後狼籍,項羽令虞子期將戰局回稟一遍,隨後麵帶微笑的將跪地請罪的鄭君親手扶起。
“鄭將軍不必自責,這南城不是還在我們手中嗎。子期已將鄭將軍所為說的清楚,將軍不僅無罪反而有功啊!”
從虞子期的稟報中,項羽已經清楚鄭君其實算得上是一員智勇兼備的將領,雖然未必有多麼出眾,可是在楚軍普遍操練極少、裝備低劣的情形下,能始終堅守在城頭不曾發生潰散,鄭君的統率才能還是極為出色的。
安撫了鄭君後,項羽一麵令鄭君繼續主持南城防禦,一麵派人將南城戰況飛報叔父項梁處。
隨後,重任在肩的項羽也是焦慮不已的與身邊的王元商議起了整個戰局的走向。
因為項羽奉令出戰,身為謀士的王元多日來無事可做,倒是抽出大把時間反複推敲了不少秦軍可能的動向。
“主上,秦人如此不顧傷亡強攻堅城,顯然是必欲將武信君大人除去而後快。觀秦人用兵,雖然看似混亂,其實還是有章可循的。西城、南城秦人攻勢雖猛,卻都不曾連續用兵。往往是最多半日,就借機退兵休整。既然誓要破城,秦人為何不連續猛攻一處城牆呢?”
稍做沉呤後,王元肯定的說道:“秦軍主攻方向必是在至今未有真正動靜的北城或是東城,其中又以北城可能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