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非要陪著項羽一塊下水呢,龍且的腦子裏還真沒想過。
有難不能同當,那還是什麼兄弟?
以項羽和龍且兩人的高超水性,和近乎變態的體力,終於在手腳快要抽筋的時侯踩到了對岸的泥地。上了岸後兩個才發現,在江水下行的衝擊下,兩人居然離對岸的下水點足有三四裏遠。
還好對岸的劉巨、侯兵兩人也機靈,發現項羽和龍且被向下遊衝去時,也拉著繩子隨著他們一塊在岸上跑。不然,預計好的繩子長度可就不夠了。如果那樣,要麼劉巨他們隻有扔了繩子讓項羽和龍且白遊一趟長江,要麼拉著繩子不放,讓項羽和龍且在長江裏喝水了。
有了連接長江兩岸的長繩後,一切就好辦多了。將繩子的兩頭在江邊粗壯的大樹上係牢,然後拉著繩索再次渡江的項羽和龍且就輕鬆多了。
有了第一根繩子後,短短的三天裏項羽和龍且等人在江上整整拉出了十七道長繩。如果不是實在是附近有錢也買不到繩子的話,估計項羽還會接著再拉更多的橫江長繩。
當長繩拉好後,項羽指揮著眾人將長繩統一拉成離水麵半米左右的高度係好後,就開始讓五百人一起行動將弄來的易燃之物全部掛在了長繩上。
不管是爛漁網還是破船帆、爛衣服,反正全部一股腦的刷滿燈油生漆和油脂掛了上去。隻在靠近自己這一方的江岸邊給大船留出一個沒有大火的通道。
最後還要在江岸邊搭起幾個木製的向上傾斜的跳板。完成所有工作後項羽再一次在腦子裏檢查了一遍自己的設想。
“因為有這個帶有一點角度的小彎角,徐福一行的大船在沒有轉過這個彎時不會看到掛著易燃物的長繩。而當他們看到長繩時,在江水的流力和船帆風力的帶動下也不可能快速停下來。當長繩上的大火布滿江麵時,停不下來的大船就會下意識的沿著沒有起火的這一側岸邊行駛。那麼借著岸邊的高度和跳板,在江岸邊埋伏好的兄弟們就可以跳到船上去了。”
長繩經不得大火,隻要火起最多半分鍾,三指粗的長繩就會被燒斷。所以要盡可能多的多布幾道分批點火才能在江上形成不間斷的火帶。
這其中還有一個最大的漏洞項羽也沒有辦法補救。如果徐福一行因為太過慌亂而沒有操控好船隻航向,讓巨大的船身直直衝向火繩的話,他們就會發現燃燒著大火的長繩根本沒有一點攔住大船並給大船造成傷害的可能。
在現有的條件下做完了所能做的一切後,項羽也隻能在心裏默默的祈禱上天。
“但願華夏的祖先保佑,讓後世給中華民族造成深重災難的那個禍患在我項羽的手中滅亡吧。”
等待是一種煎熬,尤其是已經焦急的等待了七天之後。
直到第八天,前方打探消息的劉巨傳來了徐福一行的三艘巨船已經沿江而下時,項羽終於放下了所有的擔心。
但願費心布置的橫江大火不會白費。快了,馬上就要出結果了。
所有負責點火的人員已經遊入江水中舉著火石在火繩下待命了,岸上準備跳船攻擊的項羽等人也緊張的伏在岸邊握緊了手中的短兵。
小小的江水轉彎處陡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船影,接著是第二個、第三個,徐福終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