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江東少年多英豪 第十章 陷阱(2 / 2)

就在項離以為大勢已去,提著長戟要以死相報項梁時,項鐵帶領的三千部眾趁亂從秦軍後方發起了衝擊。從沒有經曆過嚴酷考驗的秦軍在前後夾擊的情況下,終於暴露出了經驗和應變能力的匱乏。

不能說殷通將最有沙場經驗和戰鬥力的二千老卒帶在身邊有錯,但是當受到前後夾擊的秦軍如果能有哪怕是幾百名堅韌的老卒帶領也依然能夠憑借兵甲之利和熟練的應變配合將這一群隻有勇力的烏合之眾擊垮。

隻可惜,當第一個慌亂的秦卒因為驚慌擾亂了自己身邊隊友的陣形後,更多的秦卒也無法再保持操練時上官所一再強調的隊形。當混亂在秦軍隊伍裏越傳越多的時侯,項離和項鐵所部的人數優勢就開始發揮出了巨大的威力。

最終三千秦軍新卒全軍盡墨。項離和項鐵所部合計一萬三千眾也損失七千餘人。

吳中城的勝利還沒有傳到吳山附近的戰場。此時的項梁可沒有自家親衛的好運,殷通、衛山兩大秦軍將領的合力可不是那麼好接下來的。

從放完狼煙後,已經放下所有心思要盡快吞下衛山所部的項梁就用盡所有的手段開始了進攻。但是在近千把青銅弩機的巨大威力下,聯軍仍然是損失慘重卻毫無寸進。

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在項梁的指揮下分為六路箭頭,陣形鬆散的攻擊隊伍好歹將秦兵的一萬支弩箭也消耗殆盡。

為此六國誌士付出了五千條鮮活的生命,換來的卻是秦軍不足百人的傷亡。這讓六國群豪也開始萌生退意了,近萬人不遠千裏從六國雲集吳中,此刻竟是隻剩三千人了。

而在項梁的鼓動下叛離的四千郡卒,一開始也隻是不想為暴秦效命,再加上懼怕項梁所說的幾萬六國死士的實力。一開始抱著的想法隻是等項梁和六國群豪功成後,分得一些珍寶後就回家享福。

但是在開戰後的血腥現實刺激下他們也終於明白他們也沒有退路了。如果最後郡守殷通將六國群豪和項梁的勢力滅掉,那麼他們這一群所謂的秦國郡卒會有什麼下場也就可想而知了。上了賊船可不是那麼好下的。

畢竟是受過軍事操練而且也裝備了基本的兵器護甲,豁出去了的四千郡卒在項梁的指揮下發揮出了超高的戰力。僅僅是第一波衝擊,就讓用盡了弩箭的精銳秦軍損失了二百多人。

車陣後的衛山已經在不斷的罵娘了,弩箭用盡,殺敵近萬後已經精疲力盡的幾百秦卒就是再彪悍也不可能擋住對方的下一次強攻了。可是現在殷通還是沒有出現,難道出了什麼變故?

就在這個時侯項鐵的信使趕到了項梁身邊。得知殷通不在城中的項梁明白戰局的凶險,組織起了全部的力量開始了最後的拚死一擊。隻有在殷通趕到之前全殲衛山的一千精銳,才有可能擋住殷通隨後的攻擊。

項梁沒有想到的是殷通已經趕到了,就在吳山船塢的方向離戰場也隻不過是近在咫尺。

腦子裏麵固有的秦軍從來都不善水戰的觀念讓項梁漏算了一件事,此時的殷通控製著會稽郡僅有的大型樓船。乘船沿江而下,從吳山船塢上岸後的殷通帶著三千新卒和二千當年的舊部老卒像一隻樹後黃雀一樣靜靜等待著項梁和衛山兩部的殊死搏殺。

這就是殷通布下的陷阱,隻不過對象不僅僅是項梁和六國群豪。就連可能會與他爭功的鹹陽宮衛統領衛山也是他的獵物之一。

功勞是越分越少的,這可是殷通早就明白的道理了。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