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啼哭聲上達天聽 ,南禹島雲開霧散(2 / 2)

三郎旋即進入內室,頃刻便抱出小小的一隻瞿如鳥出來,絨毛覆蓋,色澤金黃,閉眼睡的正是香甜。曌源伸手探看,暗暗運功探查,不料手指剛剛觸及,即被巨大的力道反彈,曌源收回靈力,再探,力道已然消失。

曌源當機立斷:“三郎先生,在下與這孩子十分有緣,且島上閉塞,不若我認他為義弟,帶往天庭撫養,定將他培育成才,你看如何?”

三郎連連搖頭:“不可,不可。我瞿如鳥族類,出生為真身,三年後方可轉化為人形,外人不知其習性,怎能養活?此乃我頭生子,別的瞿如鳥,卵化三月即出,我這孩兒,整整三年啊,怎可由你帶走?”

曌源退而求其次:“三郎先生,我可以月月來看望於他嗎?”

三郎點頭同意,曌源又問:“可否告之令公子名諱?待我稟明父君,即結為義弟,如何?”

三郎道:“林賢之,字悠然也。”

自此,曌源便月月前來,閑時也與三郎略坐,探討醫道藥理,言談之中,頗有見地。普通瞿如,三年方可化作人形,賢之則三月即可,島上眾人,無不嘖嘖稱奇。曌源卻並不意外,通過幾次小心翼翼的探查,賢之體內那澎湃的真氣,與當初繞島仙障氣澤相似,當初仙障驟然消失,難道竟是被這小小孩童吸入體內?賢之體內仙氣天生護主,曌源隻有使出龍族中獨有的療傷大法----枯木回春為賢之打通經脈、梳理五髒時方能進入查看,賢之小小的元神尚在沉睡,假以時日,金光閃閃也是指日可待。

曌源對三郎一家更加盡心,初時隻想拉攏一二,將羽翼未豐的瞿如關在籠子裏即可,誰知歲月悠長,竟漸漸對這個玉雪可愛的小小稚子心生掛礙。

自南禹島仙障消失,八荒四合,一眾神仙,無不前來探看,加之島上仙氣充盈,原是修煉的好去處,熙熙攘攘,倒也熱鬧。

島上眾人,原本是瞿如神族後裔,雖未曾修煉,卻也仙氣豐盈,一時間,紛紛拜師學藝。各大族類,也蜂擁前來,尋找資質尚甲的弟子,又大大的熱鬧了一陣。隻有三郎一家,安心侍弄藥材,養育賢之,並無不同。間或也有外來族類,覬覦賢之骨骼清奇,然三郎斷然婉拒,又有曌源太子從旁看護,自是無人擅動。

山中歲月稠,百年不過一瞬。

百歲的瞿如鳥族,不過如人間四五歲孩童,賢之尤其頑劣,下海摸魚、上山掏鳥,不得一刻之安閑。但見島上眾人,騰雲駕霧,自是十分眼熱,曌源借機又提出帶賢之共赴天庭,擇良師從之,修仙學道。三郎抵死不從,一心要賢之繼承家學,侍弄草藥、治病救人。曌源無法,修仙學道,最重啟蒙,眼看時光荏苒,心急如焚。

賢之到底是孩童,素日在島上,三郎也不甚約束,玩鬧嬉戲,甚是開心。一日午後,他獨自一人,前往後山,林木茂盛,翠竹遮天,煞是涼爽。賢之躺在一麵方圓幾丈的青石板上,怡然自樂。

忽見翠竹裏白影一閃,迅速遁去,似是從未見過的飛禽,賢之慌忙追去。這一追,走走停停,不覺兩個時辰,那白影停在一塊大石上,賢之這才看清,那白影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聲,正對這賢之嘻嘻嘲笑。

賢之大怒,縱身撲去,那白影倏的一閃,賢之眼看要跌到大石之上,一個幹啞“紮紮”聲傳來,大石竟憑空不見,賢之一頭紮了進去,大石複又合上,似是什麼也沒有發生過一般。

賢之隻覺得腳下一空,兩耳生風,忽忽下沉,約莫一盞茶功夫,方才看見洞底。賢之眼睛一閉,心道:吾命休矣!不料周身竟生出層層暖意,下墜的力道頓消,賢之睜開眼睛,隻見自己周身籠罩在一層白霧之中,緩緩落到地上,竟無半分不適。

甫一落地,那層霧氣旋即不見,似是回到了體內,賢之頓覺驚奇,顧不得身陷囹圄,掀開衣服,反複查看,不得其所以然也。

“哈哈哈哈!”一陣銀鈴般的笑聲傳來。賢之抬頭,不知何時,他的跟前已經站立了一位女子,麵若桃花、發如銀絲、一襲白衣、翩然出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