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節:牛刀小試(3 / 3)

蘇小靈見狀,吐了吐舌頭,知趣地躲進了房間。

蘇小靈在房間裏寫日記:不管怎麼樣,青歌賽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績,算是個良好的開始吧,對我也是一個較好的安慰激勵作用,接下來我要訪名師,在不足地方改善提高,一定要在歌唱事業方麵走得更遠,努力!

一家人吃飯。

蘇小靈向父親打聽本地以前很有名氣的音樂人俞路的情況。

父親想了想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市是有個叫俞路的人,他也親眼見過幾回,是個才華橫溢充滿青春活力的年輕人,好像是在市委文化部門工作,參加工作短短的幾年時間裏就出了一本在文壇頗具影響的詩集。他創作的歌曲《我的童年》榮獲全省少兒歌曲大賽一等獎,令人不解的是正當他名氣如日中天前途看好的時候,可不知怎麼回事,後來就象在人間蒸發了一樣,幾十年來不知所蹤,現在完全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已經沒有人再提他了。

蘇小靈不由停止了吃飯,陷入思索之中。

蘇小靈歎了口氣:“我是他的作品受益者,也是他的忠實粉絲,《我的童年》這首歌我唱了幾十年了,正是因為這個我才牢牢地記住了他的名字,爸,我決定去他以前工作過的單位查訪一下,看看有沒有什麼發現。”

第二天,蘇小靈來到幾十裏外市委大樓,一路詢問來到市文聯,不厭其煩地向工作人員了解俞路情況。

由於年代久遠,很多年輕人都搖頭表示不知道這個人。

蘇小靈沒有放棄,問到一個年近六旬頭發花白姓鄭的老科員時,這個即將退休的科員被她的真誠打動了,向蘇小靈說起了他所了解的俞路的情況。

多年前,鄭科員和俞路是同事,俞路是他非常欣賞的人,才華橫溢而熱心助人,至今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俞路是一家名校的應屆畢業生,具體什麼學校現在不清楚了。當時和他一起畢業參加工作的還有一個女同學也是本地人,兩個人都是才華橫溢充滿活力富有事業進取心的朝氣青年,是一對情侶,。俞路參加工作幾年後由於工作出色任命市作家協會主席,女的好像叫什麼犯......什麼來著,對了,叫範思儀,分配到報社當記者,相當於正科級幹部。兩家單位相聚不遠,兩人情投意合感情甚篤,一有空就在一起探討創作事宜,都具備了很高的音樂天賦,成了大家很羨慕的一對恩愛情侶。工作幾年下來,俞路和範思儀合作寫出了一些頗具影響力的作品,至今傳為佳話。然而,正當他們事業前景看好的時候,不知出了什麼狀態,視乎發生了難以調和的口角之爭,而且爭論越來愈激烈,最後兩個人在單位吵了一架,俞路突然辭職了,好像是耐不住單位寂寞去做生意去了,兩個人就此分了手,範思儀不久也調走了,她現在在省音樂部門工作有著很高的職稱。俞路就銷聲匿跡象在人間蒸發了一樣,誰也不知道其中原委。

蘇小靈就問鄭科員打聽俞路的住址。

鄭科員說,以前住在勝利路中段,現在早已拆遷了,不知所蹤。

蘇小靈露出失望的神情。

晚上,蘇小靈打開筆記本記日記:“今天找了一整天,沒有俞路老師的任何消息,不知道他還在不在本地,怎麼一點音訊都沒有,現在好像他隻留下一首歌和一本詩集之外沒有任何存在的痕跡,留下了一個難解的謎。俞路老師,你在哪裏呢?!”

蘇小靈的父母對女兒放棄工作的做法很生氣,卻又無可奈何,又在張羅著給她四處找工作,蘇小靈也應聘了幾次,都不能如願,索性幫母親打理服裝生意,閑下來就在家裏自修樂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