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風和日麗,美麗的清晨,清晨的霧還沒有散去,綠色的田野,村莊都籠罩在這薄薄得如軟紗羅一樣的霧裏,霧中還飄蕩著一抹細細的長長的煙,在那裏繚繞著,旋轉著,朦朧著。已經有人趕著一群長長的鴨隊伍來到馬大嬸門前的小河邊了。“嘎嘎”鴨叫聲傳進大嬸的耳朵裏,大嬸推了推身邊的男人,先起床了。馬大叔還在熟睡。
馬大嬸背好嗷嗷待哺的孩子就到河邊洗米去了。突然一聲喜鵲叫,馬大嬸抬起頭隔著薄薄的霧往河的上遊望去,隻見上遊漂下來一個東西。近了,卻是一個木盆。咦,哪裏來的木盆?她把米放好。接住它,卻發現木盆裏原來有個女嬰,白白的,嫩嫩的,紅紅的小臉,像是剛出生的樣子。這時,馬大叔也從家裏走了出來。馬氏連忙招呼他,“一個孩子”她說道。馬大小跑過去,隻見女嬰閉著眼睛,舞著小手,馬氏來抱她,她便“哇”得哭了起來。聲音洪亮清脆,在涼涼的冒生著水氣河麵上盤旋著,回轉的。馬氏仔細地端詳著,女嬰五官端正,顯然是個美人胎子。馬大卻瞧見了一個紅紅的荷包,拿出來一看,卻是一個異常精致的東西。巴掌大的麵上去繡有鴛鴦戲水,“鴛鴦戲水”上方繡有“蓉兒”二字。打開荷包,卻見裏麵有一封信,信上寫著:“愛女蓉兒,如有好心人看見這個孩子,請悉心撫養其長大,日後必有厚報。翡翠玉石,留待孩子日後費用。蓉兒娘留。”馬氏夫婦看見如此美麗的女嬰自是喜歡,卻又發現她娘留下的翡翠寶石,更是歡喜非常。便抱著小孩回家了。
在蓉兒長到四歲的那一年夏天。馬氏在田裏勞作,時至中午,烈日炎炎,烤得人頭都抬不起來。這是走來一老一少兩個外鄉人,許是走得太累的緣故吧。那老的突然走不動了一下子,歪在路旁,那小孩隻有五六歲的光景,他見拎著他的大人突然倒下,便哭著“奶媽,奶媽……”馬氏二人趕緊跑過去,那女人已經不行了,好久才微微的睜開眼睛,看見馬大嬸,像看見了救命稻草一樣,緊緊地抓住馬大嬸的手“我……我……把孩子……托付給你……了,請……你一定要……要……撫養……撫養他長大。”說完,兩腿一蹬便永遠地走了。任憑小孩在呼喊:“奶媽,奶媽,你醒醒……”他的奶媽還是沒有醒過來。
馬氏領著這個小孩回家,他就是日後的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