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夫人!”
眾人又是異口同聲地應道。
大李氏這一手打個巴掌、給個甜棗的本事可謂是玩的爐火純青,隻可惜李鈺敏卻沒有學到她母親的一丁點本事。若不是藺文辭還算是一個好人,估計李鈺敏早就被藺家一個個欺軟怕硬的下人們吞得骨頭渣子都不剩了。明白這一點的大李氏無奈的歎息了一聲,她當初真是一步錯,步步錯啊!
可是大李氏很快就沒時間感慨了。
生怕誤了大姑娘的病情,孫嬤嬤直接和歐陽大夫乘著法器奔向藺家。好在孫嬤嬤去的時候歐陽大夫剛出診回來,不然若是耽誤了大姑娘,縱使大李氏再寵信孫嬤嬤,也不會輕易放過她。
孫嬤嬤和歐陽大夫來到藺九居住的小院子時,院子裏靜悄悄的,連一點聲音也無。
孫嬤嬤當即就有些擔心,她雖然不是李鈺敏的乳母,可也算是一直跟在大李氏身邊看著她長大的,對她的性格自然是十分了解。今個院子裏這麼安靜,莫非……小姐可是一時激動與夫人爭吵了起來?
孫嬤嬤一臉擔憂的與歐陽大夫走進了院子,抬頭看見的就是正廳內大李氏滿是疲憊地坐在主位上,神情沉重地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孫嬤嬤上前恭敬地行了個禮:“夫人,歐陽大夫來了。”
歐陽大夫此人身世甚為神秘,雖然不知道他是從何處來,隸屬於哪個家族,但他行醫救人的本事可是整個清巡洲都頂頂有名的,連各大家族的家主都不敢輕易招惹他。畢竟人家能耐可是擺在那裏的,萬一自己哪天不小心著了別人的道,還得指望歐陽大夫來醫治不是?
而歐陽大夫除了醫術精妙,卻也是有著自己的傲骨的,不是什麼人請他都會上門出診。孫嬤嬤之所以能單單憑借著大李氏的手牌就請的動歐陽大夫,這還要歸結於大李氏當年一時好心做的善事。
當年李鈺敏出嫁後,大李氏夜不能寐,於是決定去山上有名的棲霞寺祈願。山路崎嶇,寺內圓素大師又規定進寺者若要進山,不得使用法力、法器,須得誠心登山方可。
大李氏身子骨雖然還算健實,可是也是養尊處優慣了的,由不得要走一走,停一停。可這一停,才發現進寺的蜿蜒山路上有一個小孩子正奄奄一息地倒在路邊。
孫嬤嬤勸大李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李氏卻說:“我上山祈願也是為了給敏兒祈福,多做善事自也是少不得的。何況若是佛祖知道我眼看著一條生命逝去,又怎會滿足我的心願呢?”說完,便揮手讓同行的下人們速速帶著那個男孩下山求藥。
說來也巧,這少年正是歐陽大夫故人之子,當初故人對他有恩,臨終前拜托他好好照顧自己唯一的血脈。歐陽大夫雖有傲骨,卻最是知恩圖報,派人私下裏尋覓了故人之子很久,一直我沒有找到。
就在歐陽大夫擔心故人之子凶多吉少時,忽然聽聞李家大夫人上山祈願時在路邊救了一個奄奄一息的少年,歐陽大夫一聽,連忙跑到李家拜訪,這才見到那個少年。仔細詢問,果然就是故人之子。
彼時大李氏遇到那個少年時,少年正因為仇家的追殺身受重傷,若是不及時醫治,就此身殞也未可知。因此,可以說少年能活命,都是多虧了大李氏的善舉。
知曉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後,歐陽大夫再次登門親自拜謝大李氏,並當庭表示,以後隻要在他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大李氏盡管吩咐。能與歐陽大夫交好,那可是多少清巡州人求也求不來的,這也是為何大李氏修為不高,在李家的地位卻依舊穩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