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剛道:“也不能說宋江狡猾,這叫適者生存,在官場上就這樣,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在官場上,你不多長幾個心眼,到頭來連死都不知道死的,宋公明也是被現實逼的,想想宋公明上山的時候,晁天王可以出自報恩情相讓老大位置,可共事一段日子,權力爭鬥暗流湧動,晁蓋對宋江的態度從感恩到怨甚至是恨了,這是權力場中的必然軌跡。老大草創之初,和輔佐他的老二大多有一段‘蜜月期’,公司規模擴大了,紅利多了,一對‘恩愛夫妻’大多會反目成仇。這就是所謂能共患難不能同富貴。再說了,晁蓋歿後,老二宋江應當自然接替。可晁天王顯然不甘心宋江順利做老大,他留下了給梁山權力交替帶來無限不確定因素的遺訓。他對宋江說:‘賢弟莫怪我說: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這段話簡直給宋江、給梁山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因為宋江武藝平平,像劉唐、李逵、三阮都有可能生擒史文恭,宋江卻無此可能。這樣為梁山泊帶來了太多不可預測的隱患,如果黑李逵捉了史文恭,難道讓這個隻歡喜殺人的鐵牛哥沐猴而冠麼?他連程咬金都不如,程咬金陰差陽錯做了一段時間瓦崗寨的寨主,覺得自己不是做老大的料,便知趣地讓賢了。可在江湖上,老大的遺訓是有著‘憲法性’權威的,違背老大遺訓將會引起江湖人的公憤。對宋江而言,要做老大必定要違背晁蓋的遺訓,但必須做得巧妙,做得水到渠成,才能使自己當老大具備合法性,這也是他為天王發喪後不立即攻打曾家莊為晁蓋報仇的原因。如果梁山泊人憑著為晁天王報仇的憤恨,一鼓作氣攻陷曾家莊,活捉了史文恭,天王的遺訓言猶在耳,你能不照著既定方針辦麼?因此,宋江必須找一個在梁山沒有根基的人來完成報仇大業,此人不好意思也沒有膽量坐第一把交椅。就這樣,盧俊義進入了宋老大的視野。他千方百計要讓盧俊義上山,一為盧家的銀子,二為讓名滿天下的盧大員外來提升領導層的綜合素質;還有一個不能排除的原因是,要借新人的手,來為晁天王報仇,從而不威脅自己的地位。盧俊義一上梁山,宋江就把為晁天王報仇之事提上日程。策反了鬱保四,讓他引誘史文恭深夜來劫寨,而自己大隊人馬又去劫曾家莊。你看他盡遣主力去攻打曾家莊,如楊誌、史進、魯智深、武鬆、朱仝、雷橫、李逵等人,單單讓盧俊義、燕青主仆埋伏在西門,最後活捉了史文恭——唯有燕青幫助盧俊義,方才不能搶主人的功勞。這是宋江和吳用專門安排讓盧俊義立此大功的。隻有盧俊義這個梁山的新人,擒獲史文恭,才可能不會對宋江坐第一把交椅構成威脅。論武藝,梁山上不在盧俊義之下的好漢不少,我們假設一下:資格最老的林衝擒獲了史文恭,他的出身,他的武藝,他的威望,他對梁山的貢獻,坐第一把交椅,也是很正常的,他要推卻,恐怕那些和宋江關係不太密切的好漢以晁蓋遺囑為理由,也要他坐第一把交椅。而二龍山的三位好漢,魯智深、武鬆、楊誌,誰都可能抓住史文恭,梁山水泊的大權就可能交給二龍山的好漢手上。而少華山原來的當家史進,同樣有抓住史文恭的可能。這些人一旦立了大功,都有支持自己的一班人馬,也就是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那麼那時候,宋江和吳用如果公開撕破臉皮,違背晁蓋的遺囑,那就很難控製梁山的人馬了,整個梁山必然走向分裂,更別說策劃受招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