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父親的第一次劫難(1 / 2)

雲霧繚繞,山河相間,1954年在湖北省平鎮鄉三台寺村的山間的野草能遮住整個人,一位穿著草鞋的中年人行走這在青山綠水見間,在大山之中采集草藥,為一些得疑難雜症的人治病,也就是古時候的江湖郎中,他叫王治華,是鈺軒的爺爺。實際上王鈺軒從未見過他,隻是時而從父親那裏知道了一些關於爺爺的故事。父親在鈺軒9歲的時候就告訴我的爺爺雖然平凡,沒上過學,靠自學打算盤,當上大隊會計公社運動的時候給大隊分糧食。聽父親回憶爺爺孩童時代就拜了一個80幾歲滿頭白發,連胡須都全白的老頭為師,聽父親回憶這個白發老頭是清朝時候的留學生,還是當地的秀才,能文能武,父親還是個小孩的時候親眼目睹80歲的白發老頭和兩個年輕人對打,最後老頭把兩個人都放到在地上。爺爺打小跟他學習草藥治病的醫術,而且靠著這些醫術在那片地區治病救人,給當地的鄉親治好了不少的疑難雜症,而且品行善良,就像是一位行走江湖的俠士一樣,所以在平鎮鄉大有名氣。所以鈺軒從小就覺得爺爺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深受父親的教導,做一個善良的人。

父親1984年離家,當時他十三歲學人做兔毛生意,1991年經親戚介紹來到離家鄉不遠的黃水鎮與母親結婚,結婚後他們生活在黃連公司分給的房子裏,所有的黃連職工都住在一個院子裏,父親自然入鄉隨俗成了黃連公司的一名合同工,幾年後轉正。母親是當地黃連公司職工的女兒,家庭條件要比父親好得多,母親年親的時候就有什麼手表之類東西。後來鈺軒就出生在這個院子了,院子裏的人總是對父親有偏見,認為王繼祥就是上門女婿之類。但他自己從未那樣認為,一直靠自己的雙手吃飯,黃連五年一收,每年收了黃連的空地父親都會種上土豆,當土豆成熟的時候都會去兌換大米,換來一家人一年的糧食。

1991年冬天,一個霜雪紛飛的夜晚,母親的第一個孩子就要出生了,父親召集了幾個院子的幾個男人綁了一個竹子做的擔架,父親把母親抱上擔架,因為母親比較胖所以大家抬起來十分吃力,還要以最快的速度抬到幾十公裏外的小鎮上接生就更費事了,所有的人都堅持了下來,路上基本沒歇氣,很順利就到了。正當所有的人慶幸能在這麼短時間送到醫院的時候,突然從醫院裏傳來了一個噩耗。手術室的門推開了,一位女醫生表情有些沮喪的對外麵幾個捧著受哈氣的男人說:“你們誰是秦興蘭的家屬,大人保住了,孩子夭折了,出生後就沒呼吸了”。王繼祥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眼眶閃著淚花望著醫生,想從醫生那裏聽到不一樣的答案,醫生在一次堅定的告訴他說孩子沒了的時候,他的腳軟了,靠著白瓷磚的牆壁順勢蹲了下去幾乎昏厥,幾個朋友趕緊扶起了他,告訴他先去看看興蘭。他這才緩過神來,站起來衝進了房間內,望著虛弱的秦興蘭躺在病床上,他坐在她的身邊,流著晶瑩熱乎的淚水,淚水灑到她臉頰的時候她醒了,他們之間對視了一眼,沒有對話。此時王繼祥痛心萬分,不知道該對老婆說些什麼才好,隻是心裏默默的想為什麼老天爺對他這麼的不公,讓他的第一個孩子還未看過這個世界一眼就離開了...過了一會兒他的大哥王平趕來了見到此番情景也是傷心落淚,但不得不告訴另一個著急的事情:“老漢在老家平鎮得病了,我們得回一趟老家湊點錢帶他去大點的醫院檢查一下,可是剛結婚的父親哪有錢呀,而且看著躺在床上的老婆也要花錢,這簡直是結婚到現在遇到的最大困難了。來不及悲傷失去孩子的痛苦,滿腦子都是錢的事情。聽父親回憶起的時候鈺軒內心深處能理解當時父親那種常人無法理解的痛苦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