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因宰相圖謀造反,現罪證確鑿,現判宰相一家滿門抄斬,念及皇後與朕的情分,特網開一麵,也為宰相留一後代,判皇後打入冷宮,廢除皇後之位,欽此。”
宣讀聖旨的太監一走,牢裏的人紛紛臉色蒼白,這牢裏關著的不是別人,正是宰相一家。
冷莘月是宰相家的千金,名字雖好聽,卻天生醜顏,生下來就長得極醜,而且極其癡呆,在蒼月王朝,無人不知冷莘月這號人物。
冷莘月雖醜雖癡呆,但冷宰相卻絲毫沒有嫌棄,依然把冷莘月當成掌上明珠一般寵著,隻因冷莘月是冷宰相最愛的女子所生。
冷莘月長得又醜又笨,冷宰相應該慶幸,因為冷莘月不必淪為政治的犧牲品,兩年前,十九歲的皇上下旨選妃,這本來是件很平常的事,哪個皇帝不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可是奇怪的卻是冷莘月也在選召之列。
皇上怎會不知冷莘月天生醜顏又極其癡呆,冷宰相不敢違抗皇命,就把十五歲的冷莘月送入了宮,冷宰相本以為冷莘月會很快回家,因為皇上不會喜歡一個醜女。
也許皇上是美女見多了,所以想見見醜女究竟醜成什麼樣,可冷宰相左等右等,都沒等到冷莘月回到宰相府,卻等來了一道聖旨。
聖旨大意是說冷莘月深得朕心,現封為皇後,執掌鳳印,統領後宮,讓智商停留在三歲的人去統領後宮,不是讓人笑掉大牙了嗎,這皇上打得是什麼主意。
冷宰相也覺得這道聖旨來得莫名其妙,所以派人去後宮打探消息,可是去打探消息的那些人卻莫名其妙的死在了宮裏,然後被扔到亂葬崗。
除了冷莘月,皇上還有兩位妃子,一個貴人,一個才人,妃子,貴人,才人她們相繼懷孕,卻又相繼流產,每當有一位妃嬪流產,冷莘月都要遭受到一頓毒打,理由就是皇後嫉妒心太重,見自己無子,所以害其它妃嬪流產。
這理由簡直可笑,試問一個智商隻有三歲的人哪來的嫉妒心,哪會去害什麼人,這分明是誣陷,可皇帝卻信了,冷宰相每月才隻有一次的探視機會,人人都說冷莘月不受孕,可隻有冷宰相才知道,冷莘月還是處子之身,如何受孕。
既然皇上不喜歡冷莘月,那為何還要封她為皇後呢,冷莘月犯過的大錯小錯一大堆,但冷莘月無論犯了什麼錯,皇上都沒有廢了她的後位。
但有一天李才人前來給皇後請安,說了一些尖酸刻薄的話,癡傻的冷莘月自然聽不出李才人話中的含義,那時冷莘月自顧自的在玩著花瓶,李才人突然踩住了冷莘月的衣裙,冷莘月順勢朝花瓶撲了過去。
花瓶的碎片割破了冷莘月的手臂,同時有一塊碎片濺起,在李才人臉上劃出了一道血痕。
愛美的李才人驚慌失措去找皇上,將事情顛倒黑白地轉述給皇上,皇上聽了勃然大怒,將冷莘月關進了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