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退!馬上命令前線陣地的所有士兵撤退,阿巴丹港我們守不住,命令第一旅和第二旅離開陣地,炮兵團和裝甲營掩護主力部隊撤離。”尼布深呼吸一口氣,咬牙切齒的說道。
他不能在這樣阻擊伊拉克部隊,因為根本沒有任何效果。
伊拉克軍隊以裝甲部隊作為先鋒進行突擊,他指揮的第三步兵師麵對強大的裝甲部隊,幾乎沒有任何辦法。
留在阿巴丹港,意味著第三步兵師剩餘一萬多士兵會被全殲,這是尼布和整個伊朗軍隊無法承受的代價。
放棄不重要的城市,以國土縱深進行作戰!
“師長,總參謀長的命令是讓我部守住阿巴丹,如果撤退了,那總參謀長和前線指揮該如何交代啊。”旁邊的參謀長薩羅滿臉擔憂:“我們會被送上軍事法庭的。”
尼布麵容堅毅,正色道:“第三步兵師一萬兩千名士兵,不能全部折損在這裏,我們要保證自己的有生力量,關於參謀長和前線指揮部那邊,我會自己負責,執行命令。”
“好吧,傳達命令,由我和師長聯合下達撤退命令。”參謀長薩羅聽聞,深呼吸一口氣,朝著旁邊的副官命令道。
“是!”得到命令的副官,馬上轉身離開。
師長和參謀長通過指揮部傳達撤退命令,緊接著,指揮部向前線陣地和所有部隊傳達撤退命令。
“薩羅,你其實不用這樣的。”尼布輕聲說道。
薩羅咬牙切齒的說道:“師長,第三步兵師是我們的心血,我看著士兵慘死,心也在痛。我們必須讓伊拉克人血債血償!”
“是的,伊朗會獲得最後的勝利!”尼布深呼吸一口氣,正色道。
撤退命令下達,阿巴丹港內麵臨巨大壓力的作戰部隊,馬上就轉身撤退,根本不管正在河上的伊拉克軍隊。
經過伊拉克猛烈炮擊後,第三步兵師還剩下一萬二千人,超過三千名士兵死在了炮擊之下。
撤退!
戰略性撤退,保證自己的有生力量!
就在伊拉克為進攻伊朗占領阿巴丹港口歡呼時,第三步兵師以最快速度離開了阿巴丹,回訪伊朗南部重鎮阿瓦士。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組織大批戰鬥機和轟炸機,空襲伊朗首都德黑蘭和全國重要城市及空軍基地,其突然襲擊讓伊朗損失慘重。
與此同時,伊拉克陸軍分北、中、南三條進攻路線,巴格達—德黑蘭,基爾庫克—大不裏士—德黑蘭,巴士拉—阿瓦士—德黑蘭,悍然渡過阿拉伯河,向戰鬥力低下和經曆大清洗的伊朗軍隊,發起猛烈的攻擊。
伊拉克有蘇聯和美國的支持,采用閃電戰戰術,準備一舉攻克伊朗的所有重要城市和戰略要地。
兩伊戰爭,就此爆發。
整個世界都還沉浸於蘇聯入侵阿富汗的時候,兩伊戰爭的爆發,又吸引了整個世界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