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福禍生死(1)(1 / 3)

很多年後,朱元璋仍然不會忘記那一天。

那是大元至正十二年二月的一天,冷風如刀,寒氣砭骨。那時候,他還不叫朱元璋,他叫朱重八。那一天,一個從濠州來的客人在皇覺寺裏找到朱重八,並交給他一封信。

信是湯和寫的。湯和是朱重八小時候的朋友。朱重八知道湯和現在在濠州城當紅巾軍。

那時,紅巾軍舉事已經一年。黃淮大地是紅巾軍與元兵交戰的中心地帶,烽火連天,白骨遍地,災民如蟻。皇覺寺已經人心惶惶,大大小小的和尚都因不知該何去何從而心亂如麻,因為紅巾軍的郭子興部占領了濠州。

負責圍剿郭子興的是元將徹裏不花。徹裏不花雖然名字很長,但打仗卻很差,帶著部隊多次進攻,結果多次不勝。徹裏不花有點生氣了。出來打仗,無非就是要殺敵立功,升官發財,可現在不但沒有殺到多少敵人,自己的兵反而被敵人殺了不少。現在,他不但要天天跟紅巾軍死磕,而且還要時時擔心上司過來追問戰果。他眼睛一轉,心想:“為什麼不向其他同事學習?不能殺紅巾軍,就砍老百姓,拿著這些基層良民的頭去報功。上級一般都是很傻的,哪能辨認出這些首級?”於是,徹裏不花的屠刀向老百姓的頭上砍去。一時間,淮右大地血雨腥風。連皇覺寺裏的和尚們也時時感到大禍臨頭,不知吃了這餐稀粥之後,下一餐稀粥是否還能吃得上。

接到湯和的信後,朱重八像個賊一樣躲到柴房裏,四顧無人之後才敢打開。湯和在信裏說,他現在就在濠州城裏,在郭子興帥帳下混,已經混到了千戶的職位,生活比在家時幸福多了,希望朱大哥也到那裏去,共圖富貴。

看見“共圖富貴”這四個字時,朱重八心裏清楚,這個“共圖富貴”其實就是造反,就是拿起刀來跟官兵對殺。朱重八從來沒有經曆過戰鬥場麵,但卻知道戰爭不是遊戲。遊戲玩完了,還可以從頭再來,可這戰場一上,要麼就砍死別人,要麼就有去無回。造反是個高危行業。

朱重八雖然從小就飽受磨難,不是當和尚就是當乞丐,多次餓得奄奄一息,病得差點一命嗚呼。可再怎麼艱難,他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去造反,要去當起義軍。前些年,他還在淮右一帶當職業叫花時,紅巾軍就已經跟官兵打得天震地駭,路麵上到處是沒有頭顱的屍體,野狗在快活地吃著死屍。他的很多叫花同行也紛紛置換身份,從乞丐變成起義士兵,拿起刀槍與官兵幹。可朱重八卻收縮著膽子,又一路乞討著,回到皇覺寺,恢複和尚的身份。在他的精神世界裏,陳勝、吳廣所開創的事業永遠跟自己無關。

那時,他覺得每天在寺廟裏麵對佛祖莊嚴的微笑,心裏踏實得要命。盡管他回來時,仍然是全寺級別最低的和尚,所有的粗活、雜事都由他一人包攬,但他還是鬆了一口氣——隻要以後能這麼平安地生活下去,他就滿足了。哪知,僅僅過了三年,這個佛門之地也不再清靜。他的一個師兄出去,就再沒有回來。沒過幾天,他們就聽說,那位師兄的頭已經成為官兵報功的籌碼了。

消息傳來,全寺所有人的臉上統一刷上了驚恐的表情。即使平時不動聲色的住持,此時也呆若木雞。接連幾天,朱重八都睡在柴房裏,這樣萬一官兵殺進來,他不容易被發現,可以躲過殺頭之禍。可他仍然感到不安全,常常覺得在風聲颯然之中,有兵器交錯、人頭落地的聲音,身上的皮肉都禁不住要顫抖,冷汗莫名地濕遍全身。

朱重八這時發現,這些動不動就念“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和尚,其實都跟他一樣怕死。眼見殺氣越來越重,很多和尚都卷起包袱,膽戰心驚地離開寺院。大家不斷地離去,寺裏越來越冷清,朱重八也在考慮,到底是走是留。他捏著湯和的信,兩隻眼茫然失神。

此時,木門的縫隙之中,有一雙眼睛正死死地盯著他,這雙眼睛裏充滿了饑餓和欲望。朱重八突然覺得這個抉擇實在太艱難了。再三猶豫之後,朱重八決定去找他的另一個朋友周德興。

周德興看到朱重八時,見他臉色慘白,便問他到底是怎麼回事。朱重八把事情跟周德興說了,最後問:“我到底是留還是走?”周德興一聽,也不敢幫朱重八拿主意。他們是好朋友,以前一起玩耍時,總是朱重八拿大主意,現在朱重八都拿不定主意了,周德興還敢拿嗎?

不過,周德興卻還是有主意的。他對朱重八道:“大哥,咱定不了,不如去打卦。”在沒有辦法的時候,這就是最好的辦法了。他們來到李鐵嘴那裏,請李鐵嘴幫忙算算。朱重八先問:“離開寺廟如何?”結果得到兩個字:不吉!他又問:“繼續當和尚如何?”仍然是兩個字:不吉!朱重八一聽,差點就爆粗口:李鐵嘴你到底讓不讓人活啊!可他沒有爆粗口,而是冷靜下來,想通了這個卦中的道理。前些年,他拿著個破碗,當了乞丐,遊曆數省,知道現在大元帝國已經進入災難深重的時代,不管你走到哪裏,都走不出兵荒馬亂的圈子,結果都會是“不吉”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