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聞得毒計,李府拜祭(2 / 2)

他卻未反駁我,也未言語。過了半晌,他才抬起頭。通紅著一雙眼瞧著我,嘶啞著聲音,衝我說:“你說的對…報應…的確是報應…我隻一心想著去害趙芙蓉,卻從來不見娘親的病情有好轉,想來是我惡事做多了罷…”遂又歎了口氣,“可我就任娘親白白遭了這份兒罪嗎?”

我見他也實在可憐,心下想著。這看著榮華富貴一團和氣的李府,當中卻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陰暗的事兒呢。

衝他搖了搖頭,說:“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命數,受罪未必是壞事。享樂未必是好事。吃苦是在消業障,享樂是在耗福報。佛陀說過,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那二少爺愣住了神,然抬起頭瞧著我,“你個丫頭今年才多大,卻像是心中存了萬座山河似的。”

我見他說這話,卻是愣住了,心下想著,不過是些佛理,又不是我自己的話,遂笑著搖了搖頭,說“從前我幹娘,便是個念佛的善人,我小的時候總聽她說些佛理,也常瞧她那佛經。便也懂得些。二少爺的話…卻當真抬舉我了。”

說著順手斂了桌上的食盒,挎到了胳膊上。

背著身說道:“二少爺,奴婢就先走了。若您細想過了還覺得應該殺了奴婢,便叫人來知會一聲。奴婢好準備上路…奴婢暫不會把這件事告訴旁人,但會對三夫人的飲食日日小心。奴婢也是個膽小的人,但卻萬萬不能坐視不管。二少爺是個念書的人,切勿汙了聖賢二字。”說罷,便徑直推了門,離去了。

身後一片寂靜。

隔日便是清明,李府一家齊聚府裏最東麵的永安閣拜祭。極早便將眾人聚了起來,便是連早飯也未用。

我跟在玲瓏身後,用餘光撇到李老爺身旁一道瘦弱的身影,頓時渾身一震!!

那不正是曾經拋棄了自己,又想將自己置於死地的娘親嗎!

我如今終於親眼瞧見了那個自己日思夜想的娘親,卻見她眼角邊,麵龐上已生了不少的細紋,發叢裏也不時的能瞧見幾根白發,雖臉上撲了粉,上了妝,身上也著了寬大的衣裳,卻難掩憔悴的麵色,和瘦弱的身軀。頓時隻覺得渾身上下都在顫抖,大腦一片空白,恍惚間,竟不清楚自己身在何處。

直到玲瓏細聲嗬斥我:“快點兒跟上!眼睛長腳底板兒啦?!”才還了魂,忙挪開了腳步緊跟著人群。心下卻混亂異常。

遂又偷偷抬頭,往人群前方看。隻見那為首的便是李老爺,著一牙白色寬領寬袖的長衫,頭發也用淺灰色緞子束了起來。娘親伴在他身側也打扮的與李老爺一樣,素淨異常。

那長衫本是為每年的拜祭專門做的祭服,隻那二夫人和三夫人的祭服白的稍暗些。二夫人三夫人身旁皆伴著一名丫鬟,而後便是二少爺,牽著一名年歲尚幼的小姐。

隻因我們這些人並不是貼身隨侍,便隻能候在閣外頭等著主子們吩咐。身前人群擋著,也瞧不見那閣裏是個什麼樣子。

但聽得打掃的婆子們說,那裏麵都是李家逝去先人的排位,並香爐,家譜什麼的。也不許人隨意動的。

沒一會兒便見屋裏出來個隨侍,跟鍾媽說,主子吩咐我們去備午飯。我便跟著婆子丫鬟們去了廚房。鍾媽他們嚐過我做的雞蛋甜糕和花生果仁兒糖,說今兒人齊,主子們說個話兒的,最適合吃些零嘴兒點心的。我便去做了些。

誰料想今兒個處處是用人的地兒,廚房的人早就不夠了,我便隻能自己盛了點心給主子們端去了。

進了正房的門兒,便見他們在外間擺了張極大的圓木桌,一一都圍著坐好了,下人們便按著順序放碟子碗兒啊什麼的,待菜飯點心都上齊了,玲瓏又吩咐我給主子們分別拿瓷碗兒把湯盛了。我實在不想近前,卻奈何不得自己是奴婢,叫做什麼就要做什麼的。便著了瓷碗兒,依次給主子們盛。

那圓圓的湯盞乃是一白底兒青花兒的樣式,極為雅致。一邊兒盛著又一邊兒想:這有錢的人家兒當真是什麼都講究的,碗兒碟子的不說。稍大些的行事坐臥,或是過節。也與我們窮人家兒不同。一邊兒這樣想著,一邊兒給主子們擺了過去。

卻在娘親跟前兒頓住了,也隻是一刹那,便急忙緩過神兒,怕被旁人瞧去了,遂匆匆低下了頭。誰知還未等我反應過來,那瓷碗兒便打翻在我身上,本近來轉暖,衣衫便薄,這湯又滾燙。直燙的我咬牙攥拳的。

我還未跪下請罪,便聽見娘親像是被什麼不得了的事情驚到了似的顫抖著聲音道:“老…老爺,妾身突然有些身子不爽利…便,便先退下了…”話音剛落,遂急扶著丫鬟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