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這人不像會看推理小說的人,吳稻覺得這是一個疑問,一問之下,得知小馬之所以看這本小說,完全是因為他的師兄。
師兄讓他看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本小說的靈感來自這位師兄,對方一定要他看。
昨晚與“作者”在一起的那個人,果然就是師兄!
吳稻腦海急速回想,想要記起那個的容貌,可當時他被李丁的法術所限製,視線受阻,根本看不到那人的相貌。
“師兄是誰,你有沒有他的資料,他是那個年級的?”吳稻一連詢問幾個問題。
“師兄就是師兄!”小馬回道,對於後麵的兩個問題,回答不出來,在他看來,師兄就是師兄,隻與學習上的問題有關,其他方麵不需要知道。
吳稻再問師兄的聯係方式,這個倒是有,吳稻馬上用圖書館的電話打過去,對方卻沒有接聽。
怎麼回事?故意不接?吳稻這樣想著。
小馬告訴吳稻,平時師兄都會接他的電話,現在不解,證明師兄在做實驗研究,他們還是最好不要打擾他。
對於這個說法,吳稻並沒有接受,可又沒有對讓的其他資料,要找人無異於大海撈針,對方的身份隱藏得如此神秘,如果說沒有特別的目的,任誰也不會相信。
“這本小說很無聊!”小馬開口道。
嗯?吳稻詢問了原因,單看大綱,似乎還可以。
“很容易就猜到了凶手,那個凶手就是師兄!”小馬道。
“什麼師兄?”吳稻問道。
“師兄就是師兄!”典型的小馬式回答,這本小說的靈感來自於師兄,也就是說,凶手的原型其實就是師兄。
吳稻終於明白了小馬這句話的意思,其實一開始凶手其實是師兄,但後來,“作者”得到了未來日記,重整大綱,把凶手變成了“作者”本人。
如果說這是一本源於現實的小說,“作者”有這個靈感,是不是因為現實中的師兄做了相類似的事情。
“重整大綱?”小馬見到了最後的四個字,不禁點點頭,道,“這樣也好,至少讓小說具有更多的趣味性。”
“一開始師兄就是凶手,小說前麵已經發布的部分,都是以這個基礎進行創作的,所有伏筆都是基於這一點,現在重整大綱有什麼用?”吳稻反問道。
小馬的邏輯思維十分嚴謹,他想要知道對方對於此事有什麼看法。
小馬手指一指未來日記幾個字,有了它的出現,推理小說就可以變成靈異推理小說,也可以變成科幻推理小說,這方麵的邏輯思維倒是不需要太過嚴密。
吳稻沉默下來,腦海中沉思著小馬的話,越想他越是覺得不妥,最後,他覺得自己似乎被小馬繞進去了,注意力不能繼續停留在推理小說上。
小馬卻興趣很大,一直說下去,“這樣一來,凶手就可以變成來自未來的人,隻是借師兄的手殺人,他自己沒有動手,是因為某方麵的限製。同樣地,他為什麼要殺過去的人,因為某種原因讓他必須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