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深入倭穴(1 / 2)

這兩方倭寇逃的逃追的追,全都跑出穀去。明月見四下無人,便轉到山崖邊上,山崖下所停泊的船隻上,全都掛著一個“四”字幡旗,分明就是倭寇首領四助四郞的旗號,她頓時淚流滿麵。

尋了這許多年,終於又叫她找到了仇人的行蹤。這大海茫茫,天地遼闊,卻到底是老天有眼,沒叫那惡人消失無影!

此時山穀間除了明月再無別人,她見山崖並不太高,縱身跳了下去,穩穩落在其中一艘帆船上,而後以相近停泊的帆船為跳板,跳上最大的一艘八幡船。她認定了這船為四助六郎所坐,更相信,既然同姓四助,四助六郎與四助四郎的關係必定非淺,隻要跟著四助六郎,便一定能夠找到四助四郎!

趁著此時八幡船上無人,明月從旋梯下得船艙,將內部構造大致看了一遍,而後尋了間堆貨的倉庫躲藏起來。

剛剛藏好,卻發現自己身邊的木箱中裝著十幾把倭刀,旁邊還胡亂堆放著幾套倭服。明月略一思索,尋出一套與自己身形合適的倭服套在身上,將頭上所有女子的飾物取盡,把長發挽成男性倭人的高發髻,在地上抹了一把灰,將一張太過引人注目的俊臉抹得一片汙黑,再拿上一把倭刀,打扮成一個邋遢的倭人模樣。

剛剛僑裝好,便聽到頭上甲板傳來不少人走動的聲音,倭寇回船了。

隻聽得一陣陣嘰裏呱啦的倭語叫罵聲,明月依稀聽明白似乎是四助六郎在責罵手下無用,叫李六兩個人中跑掉了一個,很快船身晃動,船竟起錨了。

船在海上航行了兩天兩夜。

明月開始在倉庫中躲藏,可在第一天夜裏就因為饑渴交加,不得不去廚房找東西吃。廚房裏散發著濃重的黴臭和魚腥味,角落裏堆滿了已經有些發黴的大米和麵粉,還有許多幹魚,卻都是生的,不能吃,隻在一口冷鍋中找到三個冷窩頭。

她就著冷水啃著窩頭,盡管窩頭幹澀發硬,甚至因為麵粉的變質而有些黴味,她卻仍舊吃得津津有味。

她不由想起幾個月前毛烈臨走時在錢塘江邊啃窩頭的情形,想起他說在海上有窩頭吃也是一種幸福,但她卻不明白,海上的生活是如此艱苦而充滿了危險,可是卻有如此多的人放棄一切來到海上,吃這非人之苦。

當她從廚房出來的時候,迎麵遇上一個提著馬燈的倭寇,明月來不及躲藏,隻得強作鎮定地走過去。

好在那倭寇對她並沒有什麼懷疑,隻是瞟了她一眼,就和她擦肩而過消失在通道拐角處。

有驚無險,明月卻出了一身冷汗,但她同時也對自己在這八幡船繼續呆下去的方式有了新的計劃。

從此明月不再整日躲在倉庫裏,而是提著倭刀大模大樣地出現在倭寇當中,默默地看他們賭錢喝酒,唱歌跳舞,隻在想要休息時才躲進倉庫,在絲綢布匹上睡上一覺。

漸漸她也在倭寇當中混了個臉熟,因為這裏更有不少人是大明人。她與一名叫做“老林”的浙江籍的倭寇小頭目攀上了老鄉,交談得知,這四助六郎正是四助四郎的弟弟,與四助四郎一樣生性殘暴,卻比四助四郎更狡詐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