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斯蒂芬·茨威格大事年表(1 / 1)

1881年11月28日,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

1897年,16歲發表第一首詩。

1900年,維也納大學攻讀哲學。

1901年,出版第一本詩集《銀弦集》。

1902年,柏林大學攻讀哲學;維也納《新自由報》刊出了第一篇小說《出遊》。

1902年,出版《波德萊爾詩文集》。

1904年,大學畢業,取得博士學位;出版第一部小說集《艾利卡埃·瓦爾德之戀》。

1905年,出版《魏蘭》。

1906年,出版《早年的花環》。

1907年,發表詩劇《泰西特斯》,次年上演。

1910年,出版《艾米爾·瓦爾哈倫》。

1911年,結識弗洛伊德;發表《濱海之宅》,次年上演;出版《初次經曆——兒童國度裏的四篇故事》。

1912年,創作獨幕劇《變換不定的喜劇演員》,同年上演。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發表《致外國友人的信》。

1916年,定居薩爾茨堡,結識溫德尼茨;創作戲劇《耶利米》。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1920年,與溫德尼茨結婚。

1922年,出版《馬來狂人》。

1927年,出版《情感的迷惘》。

1928年,完成《三位大師》、《與魔的搏鬥》、《三位作家的生平》;出版《命運攸關的時刻》。

1929年,完成《約瑟夫·福煦》。

1931年,出版《通過精神進行治療》。

1932年,完成《瑪麗·安東內特》。

1933年,遭納粹驅逐,離開故鄉;結識阿爾特曼。

1934年,完成《鹿特丹人伊拉斯謨的勝利與悲哀》。

1936年,發表《卡斯台裏奧反對加爾文》、《心靈的焦躁》。

1938年,與妻子離婚。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與阿爾特曼結婚。

1940年,加入英國國籍;前往巴西。

1942年,完成自傳《昨天的世界》;與妻子一起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