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七日談——節日特別篇之四(1 / 2)

【貓七聊齋之藥引子】

每個故事的開頭,都是一成不變的。今天的也不例外。

在很久很久以前,煙雨江南有一對人青梅竹馬,郎才女貌,堪稱天生一對。

兩人相隨相伴,漸漸長大。眨眼之間,已到了婚配的年齡。雙方父母也知他二人兩小無猜,如今暗生情愫,自然免不了商討他們的婚事。雙方父母見了麵,定下了良辰吉日,隻待喜幔花轎,新人進門。

誰料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就在大喜日子的前一天,那位公子突然患了惡疾,躺在床上高燒不起,胡言亂語,偶爾有個一時半會兒的清醒,卻是連爹娘也認不得了。請了許多名醫,也遍尋了很多走方的郎中,藥吃了不少,依然不見有些許好轉。故而無奈之下,將婚期一延再延,一拖再拖。

小姐四處托人去打聽公子的情況,可每次帶回來的消息總是沒有一樣能讓她稍微舒展愁眉的。起初,小姐隻是哭啊哭啊,天天兒地以淚洗麵;後來,她偶然間聽到,自己身邊一個來自山溝裏的丫鬟說起,她家住的山上,有一位隱居的高人,對很多事情都很精通。於是小姐便稟明了父母,攜著那丫鬟,日夜兼程地趕往那座山上。

那隱居的老先生須發皆白,慈眉善目,行動時衣袂飄飄,頗有仙風道骨之感。小姐見了便拜,無論老先生怎麼勸說都不肯起來,非要老先生答應救公子一命。

起初老先生不同意,後來見那小姐放下千金之軀的架子,誠意懇求,眼淚汪汪哭得實在可憐,也不願她年紀輕輕便守了寡,於是就點點頭,算是同意了。

老先生拿出紙筆,寫了張條子遞給小姐,說:“這,便是良方。”小姐雙手接過,展開看了,疑惑地問:“非要如此不可嗎?”老先生擺擺手:“此乃世上絕無僅有,信與不信,就看你了。隻是……”

“隻是什麼?先生但說無妨。”

“此法可是要折損陽壽的,不知小姐如此柔弱……”

“我願。隻要能救他,上刀山下火海我也願,區區幾年陽壽又算的了什麼?”

小姐謝過了那老先生,攜著方子下山,回到了自家宅院裏。從那以後日日派人去藥房抓藥,親自寸步不離地看著火候,有時居然在熬藥的砂藥壺邊累得打起盹兒來,下人們看著都心疼。熬好了,又裝進一個玉罐子裏,趁熱差人送去公子府上,盯著喝了,再將玉罐帶回來。

如此反複多日,那本就纖弱的小姐因過度操勞,又夜夜憂心公子的病情,不能安眠,更是憔悴了不少;公子那邊服了藥,病情確實是真真切切地見了好,這倒也不枉小姐下了許多功夫。

此後公子的病日日見好,但還是虛弱,在人攙扶下能勉強下地走動已是萬幸。一日,小姐攙扶他在府內散步時,公子突然問起藥方的事情,說那藥服用時總有一股似有若無的腥味,凡藥都有藥引,那副藥的藥引究竟是何物?

小姐支支吾吾不肯透露藥引子,在問及那一絲奇怪的腥味時,小姐隻是笑而不語,偷偷地將手背到身後扯了扯袖子。這個小動作卻被公子發現了——不管怎麼遮,那衣袖之下,還是露出了沾血的白布一角。